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潮州码头。
当初建造潮州码头的时候,便有人提议用特区二字,可被李承乾给否决了。
潮州二字绝对不能更改,这是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名字,李承乾觉得这名字在未来依旧会发光发热。
如今的潮州城已经成为了潮州区。
特区是由循州和潮州合并而来,那么潮州和循州自然成为了两个区。
李承乾打算,待日后发展起来了,再把潮州和循州两个区进行拆分。
在铁甲舰临近码头的时候,不少百姓都手中摇晃着花圈欢迎,官用码头在这里和吴郡属于相反。
官用码头反而比那些商贾出资所建的码头要小许多,因为潮州码头官用大多用于战船停靠。
而民用码头则是整个大唐的枢纽,光停靠在一旁的货船都超过百艘,每日新进码头的货船都有数百。
货物进进出出,展现了潮州码头的繁荣。
“观音婢你看,这码头竟然停靠了如此之多的船只。”李世民指着民用码头一遍道。
虽然能看见,但官用码头和民用码头距离依旧是很远,只能看见密密麻麻的船只和码头上的货物,连苦力的人影都看不见。
长孙皇后和李渊等人闻言望过去,也是这番景象给震惊了。
他们以为吴郡码头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潮州码头一眼看过去,根本看不到头的货船。
嘶~
就连见多识广的李靖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大唐也有水军,可所有加起来的船只,都没有如此壮大。
李承乾交代完王泉走过来时,发现李世民他们竟然没有被岸上的欢迎队伍给震惊到,而是被民用码头那边吸引。
他上前笑着解释道:“父皇,母后。”
“那边是民用码头,而这边是官用码头,在循州和潮州交界还建造了一个军用码头,那里停靠着大唐半数的战船。”
“而这潮州民用码头如今是大唐最忙碌的码头,每日进出的货船超过三百余艘,停靠的最少都有两百余艘。”
“进出货物量,也是天下第一。”
说起数据,李承乾洋洋得意。
李世民瞪大了眼:“每日进出的货船三百余艘?”
“没错。”李承乾颔首道:“其实还有几个小码头,属于潮州十大造船厂的,那里自从铁甲舰生产出来后,十大造船厂已经合并为三大造船厂。”
“两个军用造船厂,工人规模达十万之众,而另外一个则是民用造船厂,专门就是让那些来往潮州的商贾订购货船,和江南造船厂大同小异。”
“不过潮州民用造船厂所能够制造的船只是江南造船厂的两倍之余,属于如今大唐最大的民用造船厂。”
嘶~
在座之人都不敢相信,短短五年时间潮州竟然发展至如此。
魏征这个时候出来哈哈笑道:“不止如此,在长安有的货物,潮州应有尽有,可潮州有的货物,长安未必有。”
“这......”听到这里,李世民脸色有些黑。
但不可否认,渭水码头才几十艘船只,吴郡虽然船只多有百余艘,可跟潮州码头想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如此繁华的潮州,恐怕除了人口和土地,已经超过长安了。
魏征可不管李世民的脸黑不黑,继续得意道:“之前太子殿下做过统计,潮州现在每日商贾成交的银钱,超过了三十万贯,也就是说每日从潮州流通的银钱已经超过了三十万贯。”
“而且太子殿下已经准备开始推广新币了。”
“新币?”李世民瞪大了眼,看向李承乾,眼神中带着询问:为什么朕不知道此事。
其实几年前李承乾就在准备了,可用的量实在是太大了,又限制于印刷的落后,一等便是这么多年。
咳咳~
李承乾尴尬了咳嗽,转移话题道:“父皇,此事待会儿再说,我们还是先下船吧。”
哼。
冷哼一声,李世民也不去看壮观的潮州民用码头了,双手负背的在海军士卒带领下下了船。
看着岸边如此之多的百姓,李世民蹙眉道:“不是微服私访吗?为何有如此之多的百姓?”
旁边的士卒一愣,看了看前后并没有旁人,便主动回答了李世民的话。
“回禀陛下,这些百姓是来看铁甲舰的。”
额......
李世民顿时尴尬了,看了眼身后庞大的铁甲舰,难道他这个皇帝不比铁甲舰更好看?
或许还真没有铁甲舰好看。
毕竟在李世民眼中,这铁甲舰如今是大唐的神器。
就在此时穿着一身官服的人匆匆上前,对李世民拱手道:“臣拜见陛下。”
“你是?”李世民蹙眉问道。
“臣是潮州现任特首权万纪。”权万纪谄媚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