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理由也很简单,李承乾的主意。
如今户部不是随便换一个尚书就能接手的,那些业务都需要无比的熟悉。
戴胄就这样被焊在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听着百官们的议论,李世民也是烦躁不已。
看向李承乾道:“太子,若是建造五艘,国库恐怕......”
“无妨。”李承乾起身,全场大臣瞬间安静,他对着李世民拱手道:“父皇,户部可以向民间发布债券。”
“债券?”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李承乾颔首:“没错,就是债券,也可称之为国债。证券商行有上市的证券,朝廷亦可让证券商行发布债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年债券,两年债券,三年债券。”
“当然是需要支付利钱,今年借明年还,或者两年三年之后再还。”
“也就是朝廷可向百姓借一千万贯,债券到期后,百姓可拿着债券前往证券商行连本带利的换回本钱和利钱。债券名,我们可以称之为国防债券。”
“铁甲舰本就是大唐的国防,想必百姓为了巩固大唐的国防,肯定会慷慨解囊,以解朝廷为难。”
大家听明白了,说白了是朝廷向百姓借钱。
世家众人闻言,眼神如同淬了毒。
从前朝廷缺银钱,首先考虑是向世家借,世家从中获取好处。
如今太子有了大唐集团,时不时会帮助朝廷。
可现在大唐集团顶不住,太子也不愿向世家低头,情愿向百姓借,给百姓利钱。
李世民一听,眉头皱的更紧了。
向百姓借钱?
“太子,万万不可啊。”长孙无忌是最懂李世民的,看李世民的表情就猜测到了几分。
连忙站出来反对道:“太子殿下,若是按照你所说的,向百姓借钱,那百姓会如何想朝廷?”
“是啊,朝廷向百信借钱,闻所未闻。”
“谁说不是,太子殿下这是怎么想的。”
“不行,肯定不行,若是朝廷向百姓借钱,那朝廷的信誉何在?”
。。。。。。
听着一群人反对,李承乾也不急。
而是面对长孙无忌微笑道:“齐国公,为何不能向百姓借钱?如今百姓的生活好了,不都是朝廷的政令好吗?之前就说过民富国强,现在民富了,那是不是国要强,百姓也要出一份力?”
“再说了百姓会如何想朝廷?铁甲舰就停在渭水码头,百姓过去看看,难道不够证明大唐的强盛吗?大唐的强盛难道不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商贾能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做生意吗?”
“既然如此,百姓借给朝廷钱,朝廷来年还给他们有何不可?”
“而且债券也不是一次性的,百姓能够信任大唐钱庄,同样也会相信朝廷,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听着李承乾举的例子,长孙无忌反驳道:“可这些也不能和朝廷跟百姓借钱相比。”
“只有朝廷救济百姓,哪有百姓救济朝廷之理?”
“谬论。”李承乾对长孙无忌这种独大的言论非常的鄙夷,看向李世民道:“父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不是您提出来的?”
“是。”李世民承认道。
确实是他提出来的,虽然这个观点在七国乱世就有人提出来,可是在他李世民这里发扬光大的。
李承乾颔首道:“好,既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朝廷是舟,如同铁甲舰一般,没有百姓的支持,哪怕是铁甲舰,也需要水来承载。”
“难道还不能说明百姓的重要性?百姓会如何看朝廷?”
“只要朝廷一心向着百姓,朝廷困难的时候,相信百姓也会义无反顾的支持朝廷。”
这句话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眼前一亮,细细琢磨着这番话。
魏征这个时候也站出来道:“陛下,臣附议太子殿下的话。若百姓和朝廷是一体的,那么朝廷困难百姓自会站出来,若朝廷重视百姓,那么也该向百姓告知朝廷的困难。”
“而不是和百官在内廷商议。”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唐是千千万百姓的大唐,不是在座百官的大唐。”
一句话堵得百官面红耳赤。
有魏征这个喷子站出来,虽然不在朝堂多年,可依旧是没人敢去触魏征的霉头。
而且这事跟他们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