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第372章 悔不当初(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捆上颉利,搀扶伤兵,翟长孙没有久留,直接策马往定襄城的方向赶去。

。。。。。。

军帐中。

李靖一脸颓废的回到了大帐,下达了一系列的作战命令,这才喝了一口水叹息的看着沙盘。

没抓到颉利,李靖很不痛快。

在旁边的李承乾没有吱声,而是在等待着消息。

如今纥干承基已经回来了,汇报了昨夜的情况,一切都在李承乾的算计之中。

只是这些部署李靖和尉迟敬德并不知道罢了。

纥干承基也没有多说,认为太子殿下的部署,李靖和尉迟敬德是知道的,毕竟颉利肯定是跑不掉的。

入夜。

营帐外忽然响起了欢呼声。

看了一下午沙盘的李靖眉头一皱,语气不善的问道:“怎么回事?”

还以为是颉利回到阴山,带兵回来报仇了。

毕竟这里是突厥的地盘,如果真的遇到袭营后果非常严重。

尉迟敬德也是紧张了一瞬,连忙掀开了营帐跑出去:“俺去看看。”

没过一会儿,尉迟敬德兴高采烈的回来了。

“药师,药师快出来看看,快来看,颉利被抓回来了。”

尉迟敬德兴奋的都不叫将军了,满脸笑意的冲进营帐。

这可把李靖给喊懵了。

颉利?

不是跑了吗?

环顾一圈营帐,将领不都在吗?

那颉利谁抓回来的?

总不能是军营里出了一个战神吧?

在李靖思绪千转百回的时候,翟长孙和几个玄甲军押着五花大绑的颉利进了营帐。

翟长孙没有去给李靖行礼,而是第一时间找到了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不负所望,玄甲军在碛口必经之后路上活捉了颉利。”

一向冷静的他,难得的语气中有一份傲娇。

营帐内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承乾,包括李靖也是非常的意外。

就连颉利也是恶狠狠的盯着李承乾。

看见玄甲军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大唐十岁的太子李承乾。

之前在大唐的斥候就传回来各种关于这十岁孩子的消息,当时他还不在意,没想到如今成为了手下败将。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拍了拍翟长孙的甲胄,小手生疼。

“干得不错,孤要给你们玄甲军请功。”说着,他淡淡扫了眼颉利,李承乾这才对李靖道:“李将军,在你们计划夜袭定襄城的时候,孤就安排了猛虎营和玄甲军去堵截颉利可能会跑的路线,说是堵截其实准确的说是驱赶。”

“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布置了疑兵,驱赶这颉利往北走。往北去往碛口的路只有一条,所以便安排了两千玄甲军埋伏。”

所有人一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黄雀竟然是太子殿下。

颉利也是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十岁的孩子,不甘心的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会去碛口?”

“哦。”看着颉利这表情,李承乾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开心,当然如实解答道:“孤的东宫有一支猛虎营,斥候袭击刺杀最为拿手,可以在不带任何粮食和水源的情况下,生存七日以上。对于碛口,当然是他们经过探查的咯。”

这也没错。

确实探查过,不过是李承乾点名的地方。

因为历史的走向,并没有大的变化。

知道大唐要攻打定襄城,颉利肯定会去支援,只是颉利生性谨慎,不会把所有兵力都放在定襄城,所以只有一万五千人据守。

在听见虎师这种颉利的亲军竟然在城外,而颉利却在城内,李承乾便有所猜测了。

所以找人去探查了一番。

“颉利定襄城能够如此快攻破不是大唐太强,而是你没有自信。定襄城增援了一万兵马,而在后方的碛口你却安排了另外的两万兵马,啧啧啧,心真大。”

颉利听见这话瞬间更加颓废了。

有些悔不当初的意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