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第533章 然也(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之常山赵子龙》最新章节。

此刻,郭图无比舒爽,他似乎能想象贾诩因失去黄芦岭,而坐立不安的样子。暗爽道:贾老贼,这就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一听郭图之言,呼厨泉也感觉自己钻牛角尖了,自己麾下全部是骑兵,就怕贾诩不出城,还怕贾诩断什么后路?

况且,如郭图所言,黄芦岭一破,贾诩的粮道就断了,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想通之后,呼厨泉出言大赞:“郭侍郎不愧是齐王肱骨,本王佩服!”

“不敢当,不敢当!”

郭图佯装谦虚,心里却乐开了花,大笑道:“单于应即刻杀入太原,届时看他贾诩如何向赵贼交代,啊哈哈!”

“郭侍郎所言甚是!”

呼厨泉无比振奋,对帐外大喝:“传令,前部、中部与本王直入太原,后部留守此地!”

“单于,等等!”

郭图连忙叫住呼厨泉,不解道:“单于为何要将后部留于此?若单于将后部留于此,贾诩焉敢出城?”

“故而,我以为单于麾下大军当尽入太原,杀他个混天暗地!届时逼得贾诩至太原送死,不然贾诩如何向赵云,以及太原黎民交代?”

呼厨泉看向郭图,迟疑道:“如此会不会太过冒险?”

“单于谬也,如今赵云八面皆敌,早已捉襟见肘,莫非单于还担心太原有余力阻单于不成?”

“况且单于若是留后部在此,而前部、中部却至太原快活,那后部之人心里岂能快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郭图极力劝说呼厨泉全军入太原,因为这样对太原破坏足够大,而且很快就会危及上党、代郡等地。

如此,必然逼得赵云调重兵回救,这样就能牵制赵云更多兵力,对他来说,完全是大功一件。

呼厨泉想想也对,赵云四面八方应敌,哪里会有余力留在太原?

而且郭图说的也对,前、中两部去太原快活,后部留在这里,心里肯定不满,遂对帐外兴奋道:

“传令,全军直入太原,抢粮抢汉女!”

……..

不久后,离石城外,三万匈奴骑兵拔帐西去,自然无法瞒过离石城内的贾诩。

“军师,王公节不会叛变了吧?”

离石城内,张烈麾下斥候打探到黄芦岭已被羌兵攻占,因羌兵阻绝道路,斥候也无法打探具体情况。

这让张烈严重怀疑王匡叛变了,不然以黄芦岭的地势,怎么可能轻易被夺?

而且你王匡扛不住了,也应该像以前一样求援啊?

贾诩摆了摆手,说道:“不可能,王公节这些年一直在此阻击匈奴人,他不会不清楚失去黄芦岭的后果,所以我怀疑主公已经来了!”

在半月前,贾诩就收到了赵云的快信,赵云在信中说,他将从西河作为突破口,痛击胡虏。

贾诩很赞同赵云的决定,因为从当前的情况看,如果不收拾边疆的胡虏。

那么这些胡虏,就会成为河北进军中原的掣制。

所以,要想进军中原,必须像当年一样,将胡虏打痛、打怕,让他们不敢南望。

而今,黄芦岭突然就丢了,贾诩估计是赵云来了,打算将胡虏放入那段三十余里的匣道内。

“主公来了?”

张烈一愣,他咋把这茬忘了,随即喜不自禁:“军师,那么我们该做什么?”

贾诩睿目幽深:“自然是关门打狗!”

关门打狗?

张烈怔了怔:“军师的意思是,王匡失黄芦岭,是主公故意而为,目的是放羌兵和匈奴人进入古道内,然后我们再出兵堵住古道西出口,如此就能关门打狗?”

贾诩微微颔首:“然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