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第1076章 改革军制(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经过汉王俱酒与兵部侍郎乐池的多次协商,拿出了一份相对成熟的军制改革方案。

第一,改革汉国常备军建制。

按周朝的兵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辖五师;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辖五旅;每旅五百人,辖五卒;百人为卒,二十人为两。

这样就建立起“五五制”的军队架构,即一军辖五师,一师辖五旅,一旅辖五卒,一卒辖五两。

明确汉王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太尉为日常具体事务管理者,但凡有战,诸军必须有虎符方可调动。

第二,改革军队番号。

改革军队番号,是乐池提出的建议之一。他认为以军事主官的名字命名部队,弊大于利。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军队固化,只认主将,不识君主,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按俱酒的本意,就按数字排列就可以,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多简单!但作为战国人的乐池则觉得不够威风,不利于军队士气的凝结。

确实,以主将命名的军队,全军体现着军事主官的气质和特点,也有利于提升士气。一下子改成了数字军,士卒们恐怕一时难以接受。

但要改成虎贲军、威胜军、天雄军之类的名称,俱酒也感觉华而不实,没有意义,还不如原来的命名方式好记。

他灵机一动,决定用驻地后世的名称,来命名军队的名字。这些地名,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特别是有利于俱酒这个穿越者记忆。

章蟜的“蟜军”驻地为绵诸,也即后世的天水,遂改“蟜军”为天水军。

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汉国上应银河,下处汉水,汉水故称天汉,而汉水的源头就在天水境内。

这样一解释,“天水军”立马就跟汉国的国运相连接,成为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儿良的“良军”主要负责成都和南郑的防务,遂以川蜀别称天府命名,是为“天府军”。

之前已经出现过“天府学宫”,此次再命名“天府军”,使“良军”卫戍部队的性质更加突出。

聂政的“政军”常驻地为巴郡,嘉陵水绕城而过,再者俱酒起事时,在嘉陵水上血战数场,方进入巴蜀之地,“嘉陵”二字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遂命名为“嘉陵军”。

端木伯御的“御军”作为骑兵部队,常驻地朔方,朔方军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支着名的军队,干脆命名为朔方军。

吴起的“中军”常驻地上郡肤施城,后世这里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叫“延安”,这可是一片神奇的龙兴之地,这个名字不能遗漏了,于是命名为“延安军”。

“延”意味着延长、延续,而“安”则意味着安定、平安。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对和平绵延渴望的意思,充分体现了“止戈为武”的意境,也不错。

以淳于浩名字命名的“浩军”,其驻地鱼复,目前楚汉交好的情况下,其主要任务是防守长江口。

其本质上就是汉国舟师,具有独一无二性,俱酒也不想费劲去取名字了,干脆就叫舟师。

乐池又将十二军分为内六军和外六军。

内六军为:天水军、天府军、朔方军、嘉陵军、延安军和舟师。这六军,既是汉国的起家部队,也驻守在汉国实际控制的疆土上,故称为内六军。

外六军为:斩馘军、果骝军、太行军、艅艎军、楼烦军和白马军。这六军,四军处于飞地,两军属于戎狄归化,也没有参与汉国崛起的过程,是故称为外六军。

第三,完善军功爵制。

卫鞅设计的十七级军功爵制,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意义,但俱酒作为一个后世灵魂,总觉得造士、簪袅、上造、公士、不更等爵位的称呼和叫法过于别扭,或者说秦国的痕迹过于隆重。

俱酒一直在考虑将后世的军衔制度移植到战国,建立一套纯粹的军功晋升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