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公孙喜战前曾制定四策应对。事到如今,使臣被杀,鸿沟被破,前两策未发挥任何作用,已经全数崩塌。
至于第三策,公孙喜曾寄希望于坚壁清野,耗退魏错。没想到的是,魏错全军刚刚伐鲁大胜,从鲁国夺取了大量粮草,掳掠了四万余青壮劳力,根本不受任何影响。
眼下,只能寄希望于第四策能够发挥作用了,希望汉国援兵能够尽快赶到。
当初被公孙喜派向外围的亲信一见大梁被围,立即启动求援计划。
然而,魏国周边,西有三川郡,西北有河内郡、东北有邯郸郡,全部都是汉国新得国土,三方距离都差不多,该向谁求援呢?
公孙喜当初下达的命令是:就近向汉求援,但并没有指明向哪一部求援。
此人与汉国没有打过交道,但对于孙膑却是非常熟稔。因为孙膑曾任大梁守,大梁城就是在他的手中富裕起来、强盛起来,并最终成为魏国新都的。
他曾在大梁城中为官,对于孙膑的仰慕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恰似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于是,自然而然地,此人快马直奔邯郸,求见孙膑,送上了以新王魏申名义签署的求援信。
孙膑一直在关注着魏国局势的变迁与动向,邯郸郡、河内郡军民早就枕戈待旦,全副戒备,随时可以出击。
今天又接到了魏申的求救信,更为出兵的正义性提供了保障。
孙膑认为魏国局势糜烂之快,出乎意料,灭国之战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孙膑立即飞鸽回报汉王俱酒,提出了自己的一揽子军事计划。
********
长安,未央宫。
汉王俱酒在等一个人,在等一个消息。这个消息不是来自魏国,也不是来自楚国,而是来自汉国内部,来自大司农许犯。
汉王在灭韩之后,利用三国争相求和之机,给了全国、全军一个缓冲期。
为什么?为什么不大举进攻,为什么不一鼓作气、乘胜追击?
因为面临着粮食问题!
战国时代,战争的进度始终与粮食的供给息息相关。
列国之间的大战往往是间歇性的,一直未能摆脱“攒粮——打仗——缺粮——退兵——再攒粮——再打仗……”的恶性循环。
汉国初期的战争,有南郑盆地成都平原的粮草支撑;随后的战争,又增加了河南地垦田粮草的支撑;到后期,又增加了关中平原的粮草支撑。
尽管有这三大产粮地的粮草后备,但仍不能支撑起汉国连续不断地用兵。
究其原因,主要和汉国的征服策略有关。
与历史上传统的“征服、压榨、剥削”套路不同,汉王俱酒为了尽快使被征服的土地臣服,不仅没有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反而是开仓放粮、轻徭薄赋。
这种策略非常有助于被平定土地的安定与归心,但十分考验汉国的国力与储备。
这个时候,汉王就寄希望于扶桑来的玉米、土豆、红薯等种子尽快达产、达效,通过一波粮食品种的大爆发,来应对战国形势的大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