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第656章 返回长安(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最新章节。

而大唐在掠夺了辽东七国的财富以后,缴获的银子也才这个数罢了。

王剪微笑着说道:“马兄,祁县王氏在贩卖私盐一案中贪墨的银子,足足为710万贯。”

“而且这帮商人贪墨的银子加起来,也不下于80万贯!”

通过对这帮商人的查探,王剪发现他们十分聪明。

他们把得来的巨额银子,全都换成了商铺、古董字画和田地等,如果不是仔细查探和清点,还真容易被他们忽悠过去。

从这帮商人家中缴获更多的不是有银子,而是一份份房契和田地契!

马周摇着头说道:“怪不得朝廷的国库常年空虚,原来绝大部分的赋税,都落入到这帮人的囊中!”

“而且他们敛财的手段,不仅十分的高明,而且还十分之大胆。”

听到马周感慨的话,王剪并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

不管是强秦还是强汉,不管当时的君主多雄才大略,多英明神武。

朝廷该亏空还是亏空,百姓吃不饱饭穿不起新衣,还是原来的样子。

而这些英明的帝皇,只敢对百姓增加赋税,而不敢对门阀世家和各州县的官吏动手。

因为一旦对这些人压迫的太紧,这帮人就会联合起来,给朝廷施加强大的压力。

王剪笑着说道:“马兄,我们这一次出来,把这帮蛀虫数年乃至十余年的积累,全都搜刮干净。”

“往后数年乃至数十年,朝廷的国库都会比较充盈!”

“不管是修路,修桥,清理河道还是修筑堤坝,都不会束手束脚。”

以前朝廷过着紧巴巴的生活,是因为国库空虚,即便李世民有心想为百姓做一番事,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现在朝廷的将士不断从外面掠夺财富,王剪也在内部清理各州刺史府的蛀虫。

两者结合之下,让大唐的风气也变得清明起来。

马周点了点头附和道:“王兄,幸好你的魄力比较大,现在河东道的那帮官吏,全都出来争着给百姓做事。”

“刺史府的人,县衙的人和当地的门阀世家,他们纷纷私掏腰包,凑钱免费给百姓清理河道!”

“这种事情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大唐的百姓每年都会有20天的劳役,因为一般修筑河渠和修筑宫殿等事宜,都需要征伐大量的劳役。

而服劳役不仅没有银子给到百姓,甚至连吃喝住都不包,这全都需要百姓自费。

而且一般服劳役都是粗重的活,很多百姓都是身材饥瘦之人,所以每次的服劳役都会死不少的百姓。

现在这帮官吏和门阀世家的人,愿意从他们贪墨的银子里,拿出一部分给百姓做好事,这也是相当好的一个信号。

王剪笑着说道:“马兄,你们御史台的人可得加把劲啊!”

“特别是那帮监察御史,不仅要他们查探生育补贴之事,还要监督这帮官吏有没有行不法之事!”

“如果监察御史监督的到位,这帮刺史和县令,肯定能为百姓多做点实事!”

以前的御史台只有15名监察御史,所以他们没办法把大唐360个州全都监督起来。

而现在可是扩充至360人,每一个州都有一名监察御史,且还有几个不入品的流官协助。

在人手上,完全充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