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

第238章 真正的敌人(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最新章节。

“因此长久来看我们真正能依靠的是,我们发钱的军队和工匠;其次就是这些从我们手里拿着土地和房产的人。”

“普通的农户,我们只要不强征暴敛,他们是不会反对我们的。”

“真正的富人,不拿他们开刀,我们怎么能让其他人都如意?”

听到这里熊芳霞点点头回道:“小枫我懂了,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

司马枫还没来得及解释,就听到石芊芊一脸黑线地解释道:“大嫂不是这样的!”

“交税的富人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也要保护!我们打击的只是,不按章纳税的刁民和暴徒。”

“懂了!给我们贡献钱粮的都是好人,一毛不拔的都是恶徒!”熊芳霞快言快语地回道。

这话让石芊芊有点不知道怎么回,旁边的司马枫出来打着圆场说道:“大嫂,如果算上农业税和工商税,你这样理解也行。”

话虽这么说,但司马枫感觉这以后具体操作上还是要石芊芊盯着些,自己也要偶尔去看看。

这熊大嫂做事情风风火火,别让她一不小心,把那家富人都给灭门了。

话说这熊大嫂可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她出生在苍南乌阳的山村里。

从小熊姐姐就比一般的丫头长得高大,自然饭量也不小。

熊姐姐自家穷养不起,6-7岁时就给父母当成10来岁,卖给了一家地主家的小姐做丫鬟。

偏偏那小姐就是个长不高的豆芽菜,年纪比熊姐姐还大几岁,人还没到她耳朵。

但那小姐没少仗着主子的气势欺压熊姐姐,不仅天天呼来喝去,稍有不顺心就打骂一番。

碍于主家上下的威严,年纪不大的熊姐姐只能默默地忍受,无力反抗。

那小姐天天穿金戴银,吃的是鸡鸭鱼肉白饭;可怜的熊姐姐每天只能吃些剩菜馊饭。

就这还不算,看着熊姐姐一天天长大,身形毕现;于是那一把年纪的老财主,居然起了色心。

一个风高月黑夜,喝了几泡猫尿的老财主,想给当年还没及笄的熊姐姐来个辣手摧花。

然而他低估了当时才13-14岁的熊姐姐的胆魄。

就在那老东西刚鬼鬼祟祟地爬上了熊姐姐床,想来个狂风暴雨般的一树梨花压海棠。

那熊姐姐在混乱之中摸出了床边的剪刀,当即把老东西捅成了马蜂窝。

然后她一不做二不休,到了隔壁的院子里,一把揪起来了欺压她七八年的大小姐。当即手起刀落,捅了了那小姐十八刀,让她去赔她爹去。

接着熊姐姐用油灯把整个屋子点都着了,而她自己则趁着大火逃了出去。

在乌阳和万乐一带山里乡间,她靠着野果和乞讨度日。兜兜转转大半年,她辗转到了凤山,被李新月收留了下来。

因此,这熊大嫂特别得嫉恶如仇,见不得为富不仁的富人。

她跟着当年偷了两颗荔枝,被地主追了整个村子,还吊在树上挂了半天的石天启,是的一路货。

莫欺负少年穷,总有一日穿龙凤。

想当年在凤山,要不是石玉成拦着,石天启早跑回去把那户地主给灭了。

后来每每提到这事,石天启还在感叹:“何日才能杀回万乐,得偿所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简介: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动漫女主小智的旅行结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少年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小智。他以神奇宝贝大师为目标横扫各大联盟,结识各地区女主,留下一场无憾之旅。
无聊的青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