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

第142章 入盛京(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最新章节。

这也得益于大济朝这一两年来的宣传。

太宁军上下成功被打造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生啖人血肉的妖孽。

在哀嚎了一两个时辰后,其中一个叫王莲英的老太监。

一咬牙恶狠狠地说道:“咱家是这为了皇家断了根!可临到老来,还给抛弃!

“它皇家不仁,休怪咱家不义!为何要在此等死?吾等投奔那新朝去!”

“还不是一样伺候人,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对!对!对!估摸着那新朝还没有内廷,吾等还不是先到先得!”马上有人开始应和了起来。

接着马上又有人提出:“既然投奔新朝,吾等最好拿个投名状!”

于是一通七嘴八舌地商议下来,一群无根的损人很快想到贿赂守军,开城迎寇的办法。

因此,当柯勇带领的中黄营抵达西北的定清门,刚准备攻城时。

一群老太监带着,守城的官兵就打开城门。

此时整个盛京城内,兵马加起来还有七八万,城东还有黄棣刚刚带走的三万兵马。

真要是太宁军硬攻的话,盛京城高池深,一时半会也很难得逞。

就连太宁军倚重的地道土攻,在周围遍布河泽的盛京,这方法都不一定能奏效。

这也是东王朱昌海心急如焚的原因。

然而现在有人开门响应,朱昌海自然是喜出望外。

其实当太宁军攻下浔州后,大济朝的军心已经涣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早前身为一国之君的黄棣,同意了迁都动议。

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为盛京被破埋下了种子。

而当太宁军突破牛首山的防线后,黄棣的出逃,更是让城内外近十万兵马彻底丧失了信心。

于是乎,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最戏剧性的是:上午朱昌海随着大军进了城。

当天下午他就从守将黄万勇手里,接过了前一天黄棣赐予他的佩剑。

“誓于京畿共存亡!”那是喊喊的口号。

这就和后世的员工,忽悠老板一样样。

后世的某些老板,在墙上贴着:

“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

关羽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

张飞从来不问刘备,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

于是一一

有了草船借箭、有了过五关斩六将、有了长坂桥吓退曹兵……

若万事俱备,尔等价值何在?”

然而这些像黄棣一样的老板可知道:“箭矢虽少,皇叔三顾茅庐,以国托之!

兵卒虽寡,刘备以义托之;为关羽跟孙权翻了桌子!

战势虽危,刘备以信托之;张飞的女儿成了太子妃!”

此所谓:君待臣,许以富贵,交以兵甲,不惜财帛,与国休戚!

文豪所以无所疑,壮士所以无所畏!

文官鞠躬尽瘁,武将死而后已!

人心所向,两不相负!

然而更多的老板,却是“阎王爷叫牛头马面去上吊——大鬼骗小鬼!”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某个原批在某个肝原神的深夜突然猝死,来到了提瓦特大陆。在这个双子还未降临的时代,在这个七神还未出现的时代,在这个剧情还未开始的时代,在这个群魔并起,诸神争霸的时代。原批中的肝帝疯狂成长,在这个新的世界谱写篇章。烛螭:老婆们我来了当魔神战争开始,身为魔神中的一员,是偏安一方,还是争夺七神的宝座。
李艾玉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