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荆州少主

第116章 江南二乔(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荆州少主》最新章节。

司马俱等人听着树上那小子高喊,仰头问道:“你看清楚了,是什么样的车队?”

那人站在树杈上,手搭凉棚道:“车上装的都是麻布袋,看样子像是粮食。”

有人嘲笑道:“你再仔细看看,别是饿花眼了吧?”

树杈上那人,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道:“千真万确,的确是车队,一眼望不到边。”

正在这时,纪灵带领一队人马飞驰而来,他看到司马俱在路边,厉声道:“粮食马上就到,你还在这里傻愣着作甚?

赶紧组织好人手,准备放粮。”

听到纪灵的确切答复,司马俱等人顿时浑身有了劲儿。

他一骨碌爬起来,冲着纪灵点头哈腰笑道:“我马上就去。

敢问纪校尉,这次会运来多少粮食?”

“这也是你能问的?”纪灵翻了翻白眼,见司马俱有些狐疑,便出言宽慰道:“你们待会儿,难道不会自己数?

总之,足够你们吃到秋收。”

“多谢纪校尉,”司马俱当即放下心来。

纪灵又冷声吩咐道:“不过丑话说到头里,粮食运到,按秩序发放,谁也不许哄抢,冒领。

若有查明,格杀勿论。”

“请纪校尉放心,”司马俱拍着胸脯道:“这是大公子给我们运来的救命粮。

要是谁敢捣乱,不守规矩,不用您出手。

我们自己就把他剁碎了喂狗。”

“嗯,”纪灵点了点头道:“粮车马上就到了,下去安排吧。”

“诺!”司马俱赶忙带人前去组织分粮。

很快,粮车便运抵了许县。

由纪灵魏延带领重兵守护,送入府衙粮仓。

司马俱等负责搬运粮草之人,偷偷从麻袋缝里,挤出几粒粟米,确定这些都是粮食,这才放心下来。

他们自从离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粮食。

也是第一次见到,有诸侯真心为他们筹粮。

紧接着,诸葛亮安排人手,在各县开始放粮。

每个县排队领粮之人,排出数里地去。

大家一开始还很慌张拥挤,唯恐排到后面领不到,着实闹腾了一阵。

但在军兵维持秩序下,慌乱很快就平息下来。

官吏们当众承诺,粮食非常充足,保证每家都能领到。

大家这才放心下来,规规矩矩的排队。

这次放粮,以户为单位,先发放一个月的粮食。

虽然不能保证吃饱,但家家户户领到粮食,至少能保证家人饿不死。

所有领到粮食之人,都跪在地下,遥遥向襄阳方向磕头。

他们知道,那位赐给他们粮食的大公子,此时正在襄阳。

他们有了粮食,能活下去,有了土地,能够耕种。

再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睡在荒郊野地。

再也不用担心,明天有没有粮食,该去往哪里。

如今他们有了固定的草棚居住,对未来有了希望。

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而这一切,都是那位刘大公子带给他们的。

这等大恩,不知该如何才能报答。

……

庐江郡,皖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