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第879章 泰峰从容不迫,显平指出关键(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最新章节。

毕瑞豪正在省城的农科院和省种子公司谈判,接到了沈鹏的电话。“东洪县的情况有些复杂,你尽快过去一趟。”简短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得他心头一颤。挂断电话后,他还是没有回到县里,而是从容不迫的继续赶往了省种子公司的会议室。

坤豪公司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将东洪县农资公司的生存空间无限压缩以至于接近破产,绝对不是仅仅外界传闻的那样靠的全部是关系,这里面少不了毕瑞豪这个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灵活头脑,毕瑞豪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这次谈判是一次竞争性的谈判,动手晚了,东原市农业局的农业生产公司必定捷足先登,只要拿下了良种的代理权,就算是东原农业生产公司想要卖良种,也必须从坤豪公司里面进货。

在省种子公司的会议室里,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毕瑞豪身着笔挺的西装,神情专注地与一众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展开谈判。省种子公司非常重视东原市场,总经理易如礼亲自接待,对毕瑞豪一行的到来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在双方一阵客套之后,双方的部门负责人又进行了对接,毕瑞豪说道:“易总啊,我们坤豪公司和咱们省农业系统合作了也不是一年了,无论是咱们省种子公司,还是咱们农科院、植保总站大家的合作非常愉快,特别是在咱们各位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坤豪公司已经承接了咱们种子公司在东原60%的销售任务。由我们作为良种总代理,是可以实现双方双赢局面的好事。”

易如礼说道:“毕总啊,坦诚的讲,如今农科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一些民营良种培育机构,也有不错的市场产品,我们作为省种子公司,开拓市场迫在眉睫……,特别是咱们省内不少群众和农户,依旧沿袭着祖辈留下的传统,习惯把自家收获的玉米留一部分当作种子。可从科学种植的角度来看,这些自留种根本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良种。”

易如礼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份厚厚的研究报告,指着其中的数据,“您看,经过我们农科院专业培育的玉米种子,无论是抗病性、产量还是品质,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是没有任何的,这些数据已经表明,我们的良种都远超农民自留种。但农民们受传统观念束缚,对花钱购买种子存在抵触心理。”

在省内其他各地市,新粮种的推广工作主要由当地植保站、农资公司和农资生产公司负责。然而,东原市却独辟蹊径,坤豪公司利用卖化肥积累起来的销售渠道像裂变一样,迅速挤占了市内各县农资公司的份额。东洪作为全省首屈一指的农田种植大县,种子公司的领导对东洪市场极为重视,也是看重毕瑞豪的资源,种子公司的领导绕过东原农业开发公司和下属的种子公司,直接多次到县里为毕瑞站台,将他视为打开东原市场、推广良种的关键人物。

谈判是顺利的,毕瑞豪正与省种子公司进行最后的协议签署,双方敲定了由坤豪公司作为东原良种代理的各项细节。当晚,农科院和省种子公司的领导设宴款待,植保总站、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也悉数到场,大家推杯换盏,围绕良种推广展开热烈交流,气氛一度达到高潮。

毕瑞豪在觥筹交错中,不知不觉喝得酩酊大醉。次日清晨,阳光透过酒店的窗帘缝隙,刺得他头疼欲裂。他强撑着起身,简单洗漱后,匆匆在楼下扒了几口早饭,便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回东洪的路途。从省城到东洪县委大院,一路的颠簸让他愈发清醒,也是搞不清楚,这李泰峰找自己究竟为了何事。

东洪县委大院里,李泰峰正在和刘进京谈话,委托刘进京代表县委去省城探望一下人大主任老焦。似乎压根不存在什么即将被停职的消息。

这位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领导,越是在危机时刻,越展现出沉稳与镇定。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将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仿佛这样就能将内心的焦虑驱散。

当毕瑞豪推门而入时,李泰峰下意识地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瑞豪啊,你可是姗姗来迟啊。”他的语气平静而温和,“水利局的连心局长,还有东投集团的胡晓云总经理马上要到县里来,待会我得和他们见上一面,所以咱们这次会谈的时间只有20分钟。”

毕瑞豪听到胡晓云,微微一愣,但连忙恭敬地回应:“泰峰书记,实在不好意思。昨天接到电话的时候啊,我正在省城落实您的指示啊。我和省种子公司已经签订了东原良种总代理协议,以后除了东洪之外,其他各县,只要是省种子公司的良种,都是从我们坤豪公司发出去。昨天易如礼老总亲自办招待,我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不然,我肯定连夜就赶回来了。”

李泰峰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易如礼嘛,我很熟悉啊,他以前在农业厅担任发展处处长,工作能力相当出色。后来调到农科院,虽说农科院是事业单位,但也给他解决了副厅级待遇,现在又去种子公司,去拿高工资去了嘛。”提及“厅级待遇”这四个字时,李泰峰的语气波澜不惊,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作为市人大副主任的李泰峰,同样是副厅级干部,副厅级,没什么了不起的。

毕瑞豪挺直腰板,神情认真地说:“书记,要保持住吨粮田建设的宏伟目标,种子问题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种子问题不解决,想要保证亩产千斤,简直比登天还难。咱们东原的农民,祖祖辈辈都习惯自留玉米种,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科学种田的要求。以后,只有从我这里售出的种子,才是省农科院培育的正规良种,其他渠道的种子,统统都是假冒伪劣!”说完之后又补充道:“现在假货太多了,隔壁市那个假酒,喝死十多个人,枪毙了两个。种子啊,也有假的。”

李泰峰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现在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思想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他们习惯了自留玉米种,就连小麦也是如此。依我看,农业局下一步要提前介入,充分发挥县乡农业机构的影响力。必要的时候,联合各村党支部,把新粮种的种植任务合理分配下去。这可不是县委县政府强迫大家,实在是农民们的知识水平和对农业种植的认知参差不齐。只有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适当干预,新粮种的推广工作才能迅速开展起来。”

毕瑞豪心中大喜,李泰峰的这番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尽管他的销售渠道已经覆盖东洪、曹河两县,在其他各县也有了一定的业务进展,但农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习惯,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阻碍着新粮种的推广。如果真能借助各村的力量强行摊派种植任务,那粮食种植面积和种子销量自然就能得到保障。

“泰峰书记,有您这番话,我就彻底放心了!”毕瑞豪激动地说,“和种子公司签协议的时候,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啊,我必须完成保底销售目标任务。要是完不成,明年他们就会取消我的总代理资格。”

李泰峰坚定地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东洪县,县委有着绝对的权威和强大的号召力嘛,咱们的农民也是通情达理、有觉悟的。我回头就给连群同志写个批示,让他全力配合你做好良种推广工作。”

两人交谈了10分钟后,李泰峰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两口,缓缓说道:“瑞豪,县里工商联最近正计划筹建东洪县商会,我听说你对会长这个职位很感兴趣?”

毕瑞豪脸上立刻洋溢起灿烂的笑容,说道:“泰峰书记,是这样的。我们坤豪公司扎根东洪县,面向东原市,这些年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营收也逐年增长。我们坤豪公司一直积极投身东洪县的改革发展建设,只要县里有需要,我们二话不说,全力配合。先富带动后富嘛,我觉得东洪县的企业都应该联合起来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这自然少不了一个组织嘛。所以我就想着,把县里的企业家们团结起来,成立一个商会。这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也有利于东洪县的长远发展。我个人的企业在东洪县也算是有一定实力,愿意当仁不让地站出来担任会长,还希望泰峰书记能多多支持!”

李泰峰哈哈大笑,说道:“这个问题我已经落实了,上午我已经给工商联的老卢打了电话,我可是给你要了这个官啊,你知道的,我从来不在干部任用上打招呼,这会长也是特殊干部嘛!县委一定会把扶持坤豪公司作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来落实。像你这么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家,就应该得到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你就放一百个心吧!”笑容渐渐收敛,李泰峰话锋一转,“不过,瑞豪啊,你在农业战线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和帮助吧?”

毕瑞豪连忙说道:“那肯定的!没有泰峰书记您的大力支持,坤豪公司根本不可能在东洪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李泰峰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你把生意做到了全市,为县里争了光,我只是一个县委书记,支持毕竟有限,最关键的,还是省领导的支持。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我知道,你和岳峰省长之间,是不是有些关系?”

毕瑞豪心中一紧,脸上却保持着微笑,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

李泰峰叹了口气,接着说:“不瞒你说,我最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工作难题。你也知道东洪县平水河大桥的事情吧?”

毕瑞豪立刻回应:“这事我知道,沈鹏常委已经和我说过了。我们坤豪公司向县政府捐了10万元,用于桥梁的重建工作,这件事我也向您汇报过了。”

李泰峰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事你做得很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他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不过,这次平水河大桥的事情,县委县政府确实有推脱不了的责任。但责任并不在基层的同志们,主要在我和焦县长。老焦现在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身体还十分虚弱。作为县委书记,这个时候我必须站出来,把责任全部承担起来。我不怕承担责任,但停职这件事,我实在是难以接受。瑞豪同志,不瞒你说,我今天找你来,主要就是想请你帮个忙。你能不能给岳峰省长汇报一下,让他出面给市里打个招呼,看能不能把停职的事情换个方式处理?我也愿意离开东洪县,不提出任何其他要求。”

毕瑞豪听完,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县委书记停职,却让自己这个商人去给省长打招呼,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曾是体制内的一员,有着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担当。

他面色平和地说:“泰峰书记,市委这样做实在是没有道理!您又没有亲自参与修桥,也不是大桥的施工方,凭什么把责任都算在您头上?要是出了问题就找领导问责,那底下干活的人想要整领导,岂不是太容易了?我觉得,应该从严从重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李泰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毕瑞豪的理解和支持颇为受用:“唉,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这么通情达理,能体会到县委的难处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也很无奈,但现在也别无他法了。”

就在这时,秘书周炳乾轻轻敲响了办公室的门,随后推门而入,语气略带歉意地提醒:“泰峰书记,朝阳县长他们呢已经在小广场等着连心局长了,朝阳县长让我来请您来接一下。”

李泰峰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看看,县里的大事小情,我都得亲自参与、亲自把关。想清静一下,简直比登天还难。瑞豪,小兄弟啊,我难得张一次口,这事,当大哥的,算是拜托你了,你就多费心了。”

毕瑞豪听到李泰峰喊自己大哥,赶忙说了几句不敢当的客套话,又连忙说道:“既然连心局长要来,我就不多耽误您时间了。至于您交办的事情,您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泰峰书记,我们坤豪公司还愿意参与县里水库水厂的建设,这次谈判,您一定要考虑一下,我们有信心把项目做好!”

李泰峰一边与毕瑞豪握手,一边笑着说:“瞧我这记性,你要不提醒,我都差点忘了。你和胡晓云是两口子,这件事情你们私下里也得多沟通沟通。等你们达成一致意见,后续的工作开展起来也就顺利多了。”

说完,李泰峰缓缓走到衣柜旁,伸手拉开柜门。柜子里,几套常穿的衣服整整齐齐地挂着,除了西装和中山装外套之外,衣架上还挂着几条领带,一条鲜艳的红色,一条沉稳的蓝色。李泰峰先是拿起蓝色领带,在身前比了比,又放下,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最终,他选择了那条鲜红的领带,小心翼翼地系在脖子上,对着镜子认真地整理着领带。鲜艳的红色,衬得他本就严肃的面容多了几分庄重。

毕瑞豪看着李泰峰略显笨拙地摆弄领带,没有丝毫犹豫,快步上前,主动说道:“泰峰书记,我来帮您。”说着,他接过领带,动作娴熟地为李泰峰系了起来,一边系,一边说道:“泰峰书记,上次曹伟兵县长在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主动说了这个水厂和水库的事。他说经营权完全由县里掌握,我们民营公司不参与经营,只参与分红,昨天我好像又说,朝阳县长已经打定主意,不让我们参与水库水厂建设。”

李泰峰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有这回事?不对吧,县委常委会已经确定了由你们参与嘛,再者说了,离开了你们,县里财政拿不出修水库的钱,这个朝阳县长,一直啊,对民营企业有些抵触心理,不过你放心,我还在东原,这事还是县委说了算。”

在毕瑞豪的帮助下,李泰峰很快就系好了领带。鲜红色的领带搭配着他满头的白发、洁白的衬衣,让他看起来精神抖擞,只是那紧锁的眉头似乎还藏着许多忧虑。

此时的小广场上,电视台的记者们早已架好了摄像机,调试着设备,现场一片忙碌。李泰峰心里清楚,外界都在盛传自己要被停职的消息,各种谣言甚嚣尘上。在这个敏感时刻,他更要走向前台,走进电视,走进东洪县百万群众的心里,让大家看到,他这个县委书记依然稳如泰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话说1984
重生:话说1984
关于重生:话说1984:话说,这事儿得从一件不科学的事情说起这位做山寨机出身的设计师,嗖一下回到1984那年。他穿越前做过贴牌功能机,山寨智能机,也设计过适合非洲、三哥、巴铁等穷苦兄弟们廉价机与平板、组装电脑。恩,卖的还非常火。硬件,咱拿手的就是硬件,三星、索尼、飞利浦。摩托、德州、英特尔。不给芯片,行。等着。我拿你们的专利围剿你们。我就想做个电话啊!无绳的,2G功能机,没想吃你们大蛋糕。制定规
蚊香升起
三星演义
三星演义
关于三星演义:一部面容难以描述的小说……一个心思难以揣测的男人……一段人性难以解释的爱情……自诞生,宇宙爆炸以来,世人皆叹曹公已死、宝玉已亡,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宝玉再次诞生!身世离奇的他历经艰辛,终于白手起家创造了一部绝妙的“红楼梦!朦胧间,那梦一般的世界英女如云、雄将如雨:悟空麒麟;伏龙凤雏;宝钗黛玉、晴雯香菱、鸳鸯惜春……刀光剑影,情言爱语,荡气回肠……——星球演义——让我们一起来看宝玉开
天下壹家
腌臜玫瑰
腌臜玫瑰
关于腌臜玫瑰:孤女夏橙认祖归宗后,最讨厌那个取代了自己位置的养女。养女纯洁无害,温柔伪善,衬得夏橙恶人一个,无可救药。夏橙收敛锋芒,学着养女的模样做一个好孩子,可面上越纯善,她就越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无论是养女喜欢的,还是喜欢养女的,她统统都要抢过来。风头,前途,家产,男人,她都要争上一争,将养女压的翻不过身。但是......风头家产这些都是好控制的死物,唯有那几个男人,渐渐发现
绛河客
重生一回,我在医学界疯狂摆烂
重生一回,我在医学界疯狂摆烂
(神医+系统+重生+无脑爽文+医学界摆烂+多职业+娱乐圈+科学界)本文属于无脑爽文,反派有强行降智的嫌疑,当然,男主的主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注意:本文设定为都市框架的前提下,略带一点点圣母内容,根据读者大大们的反馈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微虐情节,请不要给作者寄刀片。祝大家阅读愉快
文刂氵羊
阿成和三舅
阿成和三舅
关于阿成和三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豫南的两个小村庄里,两场独特的联姻,促成了李家和赵家两大家族的相逢,也由此导致了两代人不同的命运纠葛。阿成从出生到成年,从牙牙学语到大学毕业;与此同时,他的三舅也从中年走向老年。两个人,两条不同的人生路,同一个时间,不同的人生轨迹,而这两条不同的人生路,这其中的爱恨情仇,也正是两个家族在时代洪流中的浮沉变迁的发展史,是阿成的成长史,是三舅的老去史。时代很大,个
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