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穿越之旅南锣鼓巷66号

第120章 这小子不算白教(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京城穿越之旅南锣鼓巷66号》最新章节。

牛银笑得合不拢嘴,捏起一个饺子转向李月,“嫂子这手艺真不愧是我哥的贤内助。”

牛铁也兴致勃勃地附和,帮着把炖好的丸子汤端上来,“今年我们过年还有这丸子汤,真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牛家的桌子虽然没有林家那么丰盛,但每一道菜都承载着这个家庭的温情与勤奋。

简朴不代表缺少真情,在这冬日里,他们一样能够感受到足够的温馨。

席间,牛金凝视着在桌旁围坐的家人们,“虽说时局紧张,但只要一家人在,就足够了。”

李月拿起一块炖肉,轻声说:“咱这个团圆饭,也算是这年头不多的好福气,感谢老板。”

“来,我们为老板干杯,老板就是我们的神。”牛金说道。

“干杯。”众人一饮而尽。

菜肴间的香气缓缓升腾,牛家兄弟和李月共同举起杯,情谊在这一时刻化为如温暖炉火般温馨持久的记忆。

1960年的除夕夜安静而庄重地在祖国大地上蔓延开来,街道上零星的爆竹声偶尔闯入静谧的冬夜,勾画出老北京特有的过年盛景。

在林家的小四合院里,窗户上传递出欢乐的光影和交谈的喧嚣,映衬出室内祥和的团聚氛围。

夜色已经深沉,桌上几盘精心烹制的菜肴大多所剩无几,只有酒杯尚未放下。

可能是因为高兴,又或者是平日里难得的团圆让这顿晚餐显得格外欢快——几人竟已不知不觉中喝完了三瓶茅台。

每一种话题无不充满着怀旧与期盼,酒意带来的热烈让这寒冬变得温暖如春。

……

王大爷放下空酒杯,眼中闪烁着年轻时的神采。

“李子,开酒,开酒,现在这个状态正好是最痛快的时候!”

林李一阵大笑,几分醉意夹杂在笑声里,赶忙从桌边拿起另一瓶茅台。

他的小心翼翼在那瞬间尽显,将酒瓶轻轻拍去封口,慢慢旋转着打开酒瓶盖子。

醇厚的香味从开瓶刹那攀升而起,仿佛在空气中幻化出无数温情的画卷。

“来来来,大家各自斟满,这一杯啊,可是敬我们过去努力拼搏的,今年继续奋斗啊,”王大爷豪爽又含蓄地笑道。

林李开始向每个酒杯中逐一倒入浓香的茅台。

几位长者互相对视,彼此心照不宣地举起了酒杯。

微弱的灯光柔和地洒在大家红润的面庞上,杯中酒液晶莹透亮,仿佛一道道透出的光晕连接着每一颗心。

张卫国忽然想起往事,笑着说:“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李子的时候啊,这孩子还是个穿着开裆裤的毛头小子。这不,一转眼成大伙儿的顶梁柱了,孝顺,又能干!”

“老林,我看这李子,倒是能继承你的脾性,既能吃得了苦,也能享得了乐。”王大爷乐呵呵地接过话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话说1984
重生:话说1984
关于重生:话说1984:话说,这事儿得从一件不科学的事情说起这位做山寨机出身的设计师,嗖一下回到1984那年。他穿越前做过贴牌功能机,山寨智能机,也设计过适合非洲、三哥、巴铁等穷苦兄弟们廉价机与平板、组装电脑。恩,卖的还非常火。硬件,咱拿手的就是硬件,三星、索尼、飞利浦。摩托、德州、英特尔。不给芯片,行。等着。我拿你们的专利围剿你们。我就想做个电话啊!无绳的,2G功能机,没想吃你们大蛋糕。制定规
蚊香升起
德云:从宣传不退票服务宗旨开始
德云:从宣传不退票服务宗旨开始
关于德云:从宣传不退票服务宗旨开始:一场车祸,王云飞穿越德芸社成为郭得刚大弟子。但2003年,德芸朝不保夕。为了留住好不容易找来的几十位观众,王云飞大放厥词。“各位,进了这个剧场绝不退票啊,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不退票。“不过你实在想退也可以,售票大门口,退票阿富汉。“之前有一个退票的,昨儿我给他烧的头七!!话音落下。第一次来德芸剧场的观众们个个爆笑。“哈哈哈!绝了啊,头一次遇到这种服务宗旨。“我就
天蓝色的熊
我是小说中的反派
我是小说中的反派
每一本小说,都有这么一个男主。他们是天运之子,走到哪开挂到哪,这些男主的成功,下面砌满了一堆龙套、炮灰、反派的尸骨。沈琰穿越的身份是一个巨富公子,但同时也是这些书里共同的反派炮灰!掠夺主角的气运、机缘,可以得到奖励?掠夺主角的机缘、美女,包括主角的一切,都是我的!舔狗是不可能当舔狗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沈琰凭借对书中剧情的熟悉,一步步抢占先机,开始了掠夺之路!
无恒道也
山乡轶事
山乡轶事
关于山乡轶事:穿越到平行空间,这个世界有点不一般!既有科学,也有玄幻。乡野轶事一帧一帧展开,有鄙陋,有温情;有励志,有颓废;……
梦中的猎人
腌臜玫瑰
腌臜玫瑰
关于腌臜玫瑰:孤女夏橙认祖归宗后,最讨厌那个取代了自己位置的养女。养女纯洁无害,温柔伪善,衬得夏橙恶人一个,无可救药。夏橙收敛锋芒,学着养女的模样做一个好孩子,可面上越纯善,她就越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无论是养女喜欢的,还是喜欢养女的,她统统都要抢过来。风头,前途,家产,男人,她都要争上一争,将养女压的翻不过身。但是......风头家产这些都是好控制的死物,唯有那几个男人,渐渐发现
绛河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