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她回想起姐姐的遭遇,姐夫在姐姐有孕时去了其他姨娘处,姐姐却只能以孕期疲惫为借口,隐藏心中的苦楚。因为女子不可嫉妒,姐夫是父母精心挑选的良人,他纳妾,姐姐即便心如刀绞,面上也需强颜欢笑,否则便非贤良之主母。崔玥恍然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然而,她或许能拥有不同的命运。因此,她会竭尽全力。
她并不认为文采是林家择媳的唯一标准。若论文采,谁又能超越状元郎呢?难道林家希望未来的儿媳也去考取科举吗?
这些比赛,不过是筛选的一种方式,许多题目本就无固定答案。
众人未曾察觉,林祥已前来向贾敏请安,这是赏花宴的例行环节。
男主角总要亮相,让众人评判。这既是他的选择,也是她们的选择。
双向的考量。
贾敏闻听丫鬟说有好物呈上,林祥特来请安,不禁微笑。
四公主与南安太妃端坐上位,听闻此言,皆笑言:“这是孩子的孝心。”
众人也纷纷附和:“林夫人育有麒麟之才,我等早已好奇不已。先前他孤身京城备考,无缘得见,今日终得一睹真容。”
话音未落,林祥步入堂中,身后跟着两名健壮的妇人,抬着一盆绚烂的渐变色芍药。
花虽美艳,却不及林祥本人引人注目。
他如玉树临风,无论是高坐的贵妇太太,还是侍立一旁的闺秀,目光皆聚焦于他。
若目光能生火,林祥此刻恐已化为灰烬。
多数未出阁的少女羞涩不已,看了一眼便羞红了脸,低下头去。而那些夫人太太则无此顾忌,她们的注视让林祥感觉自己仿佛成了驴前悬挂的胡萝卜。
他的出现,让一些原本只是走走过场的闺秀改变了主意,纷纷向长辈示意自己的心意已变。
她们的长辈无奈叹息:“此时才起此念,是否太迟了些?”
而最为直白地表达倾慕之情的,当属赵善。
他身着青衫,较之前身着状元服时更显俊逸,宛如天上下凡的仙君。或许他本就是仙君,毕竟世人皆传他是文曲星转世。
赵善心中暗誓,唯有嫁给这样的男子,方能配得上她的身份。她扫视四周,眼中满是敌意与排斥,这些人都是要与她争夺所爱的。
刘霓与崔玥皆是初见林祥,心中本就有所期许,此刻这份期许更是达到了顶点。
家中所言非虚,他确是仪表堂堂,又兼状元之才,样样出众,难怪家中会安排她们前来相看。
若能成为他的妻子……
此处乃女眷聚集之地,林祥问过安,与四公主、太妃等人寒暄几句后,贾敏便让他前往前厅招待男宾,毕竟他长时间留在此处不甚妥当。
他刚一离去,现场氛围愈发热烈。
四公主与崔玥目光交汇,见女儿面颊泛红,四公主便知她心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
她定会成全女儿的心愿。
赵善那边,低声与南安太妃耳语几句,得太妃回应后,赵善这才展颜而笑。
待客人逐一离去,贾敏的脸庞已近乎麻木,一整日的笑颜,让她的脸颊僵硬。
喉咙也因过度言谈而隐隐作痛。
这场赏花宴,终是圆满落幕。
贾敏悬着的心此刻才算落下。
以往的赏花宴并非未曾出现过波折,即便严密封锁消息,也难免有流言蜚语外泄,所幸此次一切顺利,不过是拦下了一个迷路的小丫鬟罢了。
林黛玉今日着实疲惫不堪,尚未归府,便在回程的马车上沉沉睡去。
贾敏亦感疲惫,但念及未来的儿媳,她又难以安心歇息,遂吩咐丫鬟前去探问:“去看看少爷此刻在做什么,若得空闲,便请他过来。”
他今日见识了诸多名门闺秀,不知可有让他心动之人?
在另一辆马车上,林如海也正询问林祥同样的问题:“人你已见过,感觉如何?”
“我知道我们对不起秦家,既定了娃娃亲,却又悔婚,这说实话,实在是有些不尊重你们这一对,说实话,为父坦言,也有一丝私心,那便是希望通过联姻能让你的未来仕途更加坦荡。”
“也许你们两情相悦,但这是我与你母亲的阳谋,赏花宴至此,我们是万万不可称之为一场闹剧和玩笑的,是势必要有结果的,要假戏真做的,你明白么?”
“否则,我们将要得罪的人太多了,这是你与那秦家女都无法承担的代价!”
“我会亲自前往一趟秦府拜见那亲营缮郎,你放心,那秦家女哪怕做你的妾,虽然明面上要屈尊于主母,可实则上并无区别,你可以成婚后加倍恩爱补偿尔,这也是两全其美之策。”
面对林如海的探问,林祥提议归家后再详谈,料想母亲亦会关切此事。
同时,他也讶异,没想到林如海竟有一丝现代的婚恋观意味?
他叹了口气,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自己的确当初想着敷衍应付过去,但未曾料想,如今骑虎难下了。
事已至此,他也无话可说。
...
林如海沉吟片刻,终是应允了。
归途并不遥远,闭目养神间,家已近在眼前。
另一边,贾敏接到丫鬟禀报,强按下心中的波澜,也小憩了片刻。
这一放松,她迅速沉入了梦乡。
今日需留神各位闺秀的言谈,既要捕捉信息,又要审视她们的行为举止,判断是否适宜成为林家儿媳,一心二用,委实耗费心神。
而林祥,则在马车内细细翻阅起她们的答卷来。
丫鬟们已将闺秀们的答卷整理齐全,此刻林祥手中的,乃是所有参与文字游戏闺秀的答卷汇总。
他得以直观她们的字迹、解题思路、知识广度,以及答案中流露出的价值观。
这些题目皆是他精心挑选,虽不敢说能凭此完全洞悉她们,却也足以窥见一二。
一番快速浏览后,他手中仅留下了三份答卷。
首份乃刘阁老孙女之作,答对题目最多,然其答错之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科举进士的极度推崇,其余皆不足挂齿,且她显然以出身自傲。
这并非全然不对,毕竟在此时代,科举乃寒门子弟晋升之途,只是林祥对此并不全然认同。
次份为四公主之女所答,正确率次之,但字迹最佳,显见下了苦功,林祥对其字颇为欣赏,且其答案更显平和,无尖锐之气。
她对于不会之题,直接略过,不枉费时间,此点林祥颇为赞许。
尤为令他瞩目的是,这位公主之女在数学上造诣颇深,他所出的数学题,唯有她全部解答正确。
最后一份,并非来自南安王府的赵善,而是翰林之女所书,位列第三。
她的答卷字数最多,即便不会之题,也尽力作答。字里行间可见其努力,更附有一首诗,大胆表达了对林祥的倾慕,言及曾三次偶遇,皆铭记于心,用词颇为大胆。若此诗落入他人之手,其名声恐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