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表哥已如此出类拔萃,仍选择进入书院深造,他又怎能懈怠?想必老爷也是受了刺激,才会对他如此训诫。...
虽早已知晓两人之间的差距,但如今这差距似乎愈发明显,且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拉大,届时一为官一为民,贾琏心中五味杂陈,难以平心静气地阅读,于是唤来一名丫鬟:“二太太那边有何动静?”
自金陵归来后,贾琏便开始关注起庶出的弟弟贾琮,以及二房中同样被忽视的庶出子贾环。
如今贾琮四岁,贾环三岁,按理说已到了启蒙的年龄,只是以往正主子们未曾重视,故而无人操办,如今有了贾琏的“关怀”,二人皆已聘得夫子教导。
贾琏对于贾琮的开蒙并不上心,毕竟自己身为嫡长子,与贾琮年岁相差甚远,贾琮对他而言并无威胁。同样,二房的贾环也无法撼动他嫡出的地位,只是二太太总见不得贾环有出头的机会,谁心里不清楚,贾环早已成了二太太的心头之患。
宝玉与贾环年龄相仿,若这后开蒙的贾环在学业上超越了宝玉,想必二太太的心境会更加阴郁吧。
每当心绪烦乱之时,贾琏便会扮起好兄长的角色,去关切那些庶出弟弟们的学业。若是他们勤奋的模样被二老爷撞见,定会赢得一番夸赞。而二老爷对贾环的赞许,却是二太太极力想避免的。若夸赞之余,二老爷再联想到惫懒的宝玉,宝玉怕是要挨一顿训斥,随后二太太也会因“慈母多败儿”而受牵连。
虽对宝玉略显不公,但贾琏目前也别无他法。
他只能盼望着明年的早日到来,期待着妻子王熙凤嫁入府中,为大房夺回管家之权。
前不久,二太太还因这事更换了院中的瓷器。而上一次她换瓷器,是因为得知珠大爷今年无法参加春闱的消息。
如今听闻林祥表哥的好消息,贾琏料定她院中的瓷器又要换新了——她无法容忍表哥比珠大爷更为出色。
照此情形,待后年春闱,表哥与珠大爷同场竞技,表哥显然更胜一筹。
丫鬟匆匆离去,不多时,回二房的小丫鬟在奉茶时不慎失手,将架子碰倒,二房那边正忙着收拾残局。“
贾琏的心情顿时明媚如初,摇头微笑:“有些人啊,就是执念太深,自找烦恼,只是可怜了那小丫鬟。”无端背锅,怕是要被革职遣返了。
他的丫鬟听闻,心中不免生出同病相怜之感,她们谁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只能叹那小丫鬟命不好。转念一想,自己能被分到二爷身边,实乃幸运。想着想着,她脸颊泛红,声音也变得柔媚:“二爷……”她的眼神,含情脉脉,满是暗示。
贾琏见状,笑意更浓,伸手轻抚她的脸颊,心中虽有意将她拥入怀中,但念及明年的院试,他只能忍痛拒绝:“好了,你去忙吧,我该读书了。”此刻他心情大好,应能专心研读。
丫鬟:“……”
史氏如今已不大插手家中琐事,但有些事,她虽不插手,却并非不知。方才她还在为外孙的喜讯而高兴,转眼便得知王氏摔碎了屋中瓷器的消息,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她这把年纪,怎还越发糊涂了?”
心胸竟狭隘至此!
她见不得庶子出头也就罢了,祥儿又何曾得罪过她?
那可是荣国府正儿八经的外孙!
他若出人头地,荣国府难道不能沾光?她王氏的子孙又怎能不沾光?
况且她这换瓷器的频率也太过频繁了。
史氏觉得王氏又需敲打一番,看来之前抄书的教训并未让她长记性。想到这里,史氏问身边的人:“琏儿最近在忙什么?”
“琏二少爷正在用功,为明年的院试做准备呢。”
史氏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琏儿愈发成熟了。”
不仅自己知道努力上进,还懂得关照下面的弟妹,越来越有兄长风范了。
旁边的人笑着附和:“可不是嘛,隔壁都羡慕得紧,还想着让蓉少爷跟着琏二爷一起进步呢。”
这便是提及了贾珍,他眼见隔壁荣国府先有贾珠出类拔萃,后又有贾琏紧随其后,心中怎能不生出几分艳羡?
贾珍膝下唯有贾蓉一子,年纪比贾琏小了三岁,如今不过十三岁光景,自然也盼着他能效仿荣国府那两位少爷,勤勉向学。
只可惜贾蓉并非读书的种子,被贾珍硬逼着跟贾琏念了几日书,便以病为由不再去了。
为此,贾珍还动了家法,贾蓉虽心生畏惧,但伤愈后再到荣国府,依旧是心不在焉,书本上的知识愣是半点也进不去。
如今,贾珍也算是彻底绝了这念头。
史氏听闻此言,心中自是欢喜,面上却道:“人各有其志,蓉儿若不喜读书,日后也能谋得个一官半职。”
只不过这捐来的官职只是虚名,若想转为实职,还需另说。
言及此处,史氏心中已有计较。王氏因李纨生产之事,重掌家中大权,又显得有些飘飘然了。邢氏虽也曾挂名共管,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行事太过难看。
“你们大奶奶如今身子可还好?”史氏问道。
“听闻珠大奶奶今日见天气晴好,还抱着兰哥儿在外散了步,晒了晒太阳。”下人回道。
史氏心中明了:“她身子一向康健,出月子也有段时日了,家中这些琐事还需她来打理。”
至于二太太,她年岁已高,理应多加休养。
这话传到二太太耳中,她脸色瞬间铁青。手中的账本还未捂热,又要交出去了?
她深知,这是老太太在提醒她呢。
即便王氏明白这与李纨无关,心中还是不由得迁怒于她。
若非李纨,这府中的中馈大权岂会旁落?
“大奶奶此刻在做什么?”二太太问道。
周瑞家的连忙回应:“正照料着小少爷呢。”
二太太闻言,一时沉默不语,周瑞家的也不敢贸然开口,生怕揣摩错了主子的心意。
“你觉得我将兰哥儿接到我院中来养如何?”二太太忽生此念。
她回想起自己当初生下贾珠,满月后便被抱到老太太跟前。不止贾珠,她所生的三个孩子皆是如此,无一在她身边长大,饱尝母子分离之苦。
如今她已身为祖母,将孙子接到身边来养,自是顺理成章。
至于李纨,即便她执掌中馈又能如何?兰哥儿在她院中,她只会更加恭敬。
周瑞家的闻言,自是附和:“大奶奶尚且年轻,照料孩子经验不足,哪比得上太太您经验丰富。待大少爷归来,见到白白胖胖的兰哥儿,定会感激太太您的悉心照料。”
王氏听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我是他母亲,做这些都是应该的。些许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孩子心中明白,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