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文化馆里有个裱画匠》最新章节。
“师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画有问题?”
李天佑凑在师父跟前,真诚的问道。
他感觉师父判别真假的时候,好像很轻松。
庄老爷子哈哈一笑,指着画中两行字,说:“看题跋内容啊。”
“题跋”是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后的文字。
写在前面的文字叫“题”,写在后面的文字叫“跋”。
用以书画作品的品评、追述故事、考证版本及渊源等方面。
书家通常在抄录前人的诗词后作跋,或明心迹,或言体会,或加释意,或评影响,或述诗理等,
经常只是只语片言的几个字,却也耐人寻味。
对于理解和鉴赏书画内容,十分重要。
而在古旧书画中,常见题跋可分,作者、同时代人和后来收藏家这三类。
大多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
于是有许多赝品就是仗着题跋的真,来增加后人对它的信任。
李天佑现在眼前摆着的假画,就是这种。
有名家题跋:在某个时间,观摩另一位画家绘制这幅作品。
字迹、印章都是真的。
但是它们都是从别的地方,裁剪下来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些都是真迹,那么就自然入了人家的局。
比方说,一副真迹,价值10万。
裁剪掉其中题跋部分,价格不会损失多少。
再将裁剪下来的题跋,拼接到另外一副假画上。
明明是用来佐证那副10万元真迹的题跋,就变成了假画是真迹的证明。
假画是不是也能卖到七八万?
李天佑现在也是处于,刚刚能分辨字迹真假的初级阶段。
对于师父所说的根据题跋内容鉴别真假,他还是有点拿捏不准。
“师父~这内容也看不出来啥啊?”
庄老爷子哈哈一笑,也不逗小徒弟了。
详细的解释了原因。
原来问题出在,题跋中的两位名家的年龄。
虽说两人确实是一个朝代,差不多时期的人。
但是两人相差五十多岁的年龄。
古时候,多重因素的制约,老人长寿者不多,基本上五六十岁,就已经跟现在的耄耋老人差不多了。
画中题跋的两位名家,怎么会同时出现?
难道是一个幼童,一个花甲老人的忘年交?
俩人相伴游玩,老人激情泼墨。
幼童还在老人画完,即兴题跋几句“我亲眼观摩他绘制这画”?
这不是闹呢嘛!
所以如果仅仅只看这个题跋,俩人都是同时代的,就认为是真画,那么肯定是不对的。
李天佑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嗨~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要是真的不熟知画家的详细生平,哪里会注意到年龄的细节。
怪不得在师父眼里,这画很是轻易的就判别出来真伪。
庄老爷子放下眼镜,揉了揉太阳穴。
“这个造假的人,很狂妄啊~”
老爷子之所以发出这个感慨,也是有两点原因的。
很多制假的人,熟悉鉴定流程与技巧。
他们专门盯着鉴定大师下手的地方,使劲琢磨如何瞒骗过去的手法。
在很多造假的大师的手中,一副没有任何价值的假画,通过他们巧夺天工的手段,摇身一变,成为价值连城的珍宝。
这个过程,夸其一句,“艺术”,也不为过。
但是很多时候,造假大师手里的艺术,只能闷声低调行事。
艺术家多为偏执狂。
一个极其看重自己杰作的艺术家,是不甘于默默无闻的。
所以总会出现一些造假大师,当他们的技艺已达到极高的巅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