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这位永乐皇帝时的状元郎,得爷爷看重,仁宗宣宗皇帝器重。
他妈的,当年二叔朱高煦俘虏他,也是好酒好肉的招待他。
于谦是个宝贝,是个典型的利国不利己的人。
有他在,不仅是皇帝的退烧药,更是天下读书人的一面旗帜。
可你居然把他给杀了,这不说咱们朱家是凉薄寡恩之辈吗?
这天下之人,还有谁,会真正替咱们朱家卖命。
他妈的,这个畜生。
故事继续下去。
政治上,他大规模扩张庄田,导致宦官抢占百姓田地,与民争利。
生活上奢靡无度,为敛财居然派太监采矿,加剧地方盘剥。
北方鞑靼部不断叩边,甚至同意让出河套地区,导致边境问题恶化。
北方上,同意开放马市,致使建州女真做大,不断袭扰明朝边境。
这.......
朱祁镇上位不能说是表现不佳,而是完全不行啊。
照理来说,你都被瓦剌俘虏了一次,人家给了无尽耻辱,在怎么说也该报复回去吧。
可是呢?完全没有。
甚至你都做不到知耻而后勇!
硬了!
真的硬了!
拳头已经硬了。
咱用腰带已经解不了恨,要用拳头锤死他。
“走吧,咱们去会一会这个“好孩子”!”朱元璋咬牙切齿。
众人都磨刀霍霍,饥渴难耐。
“历史任意门!打开!”朱元璋沉声喝道。
历史任意门再次浮现,他们一行人迫不及待走入其中。
【当前锚定时间点:天顺。】
.......
此时,乾清宫中!
朱祁镇抚摸着那张代表至高皇位的龙椅,沧桑的脸上尽是喜悦。
八年了!
你们知道,这八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自己这八年,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生怕自己的好兄弟会杀了自己。
甚至,他派人杀了自己至亲之人,都不敢有丝毫反抗。
终于,自己熬出头了。
曾经失去的一切,都回来了。
他俯视朝堂,这里是群臣觐见之所。
这里是新皇登基之所。
这里还是大明朝的权力中心。
自己将在这里,再次加冕称帝。
自己还是大明朝的皇帝。
正当他这么想着时,后方空间一阵扭动。
历史任意门再次浮现。
朱祁镇感觉后方异动,转过头来。
只见大明列祖列宗从里走出。
他顿时就瞧见了位于身后的朱瞻基和朱祁钰。
朱祁钰向爹告状了。
所以他阎王哪里回来,是想要索我的魂。
“爹!”朱祁镇跪倒在地,声音颤抖:
“列祖列宗,你们活过来了啊!”
朱瞻基瞧见朱祁钰,没有一丝丝犹豫,完全做出了符合本能的行动。
他大步上前,一脚就将朱祁镇踹翻在地。
而后就猛地往身上踢。
朱棣也是个暴脾气,紧随其后。
爷孙两人混合双打。
朱高炽脸露不忍,可双手搭在朱祁钰的手上,终究是没有什么动作。
朱元璋则没有什么表情,冷眼旁观。
朱瞻基边打边说:
“他妈的,叫你御驾亲征!”
“他妈的,叫你复辟,哪里来的脸!”
“他妈的,叫你杀于谦!”
.......
两人完全不顾朱祁镇死活,就这么你一拳我一脚的发泄着愤怒。
此时!
石亨前来寻找皇上。
乾坤已定,作为此次政变的最大功臣,他眼神中涌动着兴奋。
可当他推开宫门,只见龙椅之上,两人正在围殴皇上。
而另外三人,则侍立一旁。
“保护皇上!”他当即抽出宝刀,直冲几人而去。
只见朱元璋缓缓转头。
石亨瞧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顿时一软:
“太......太祖皇帝!”
“你慌什么?”朱元璋沉声道。
“我等不知太祖亲至,多有冒犯,还望太祖开恩啊!”石亨跪了下来。
他不是没有想过反抗。
可不仅是太祖,还有太宗。仁宗宣宗,甚至是先帝。
自己可是亲眼所见,他被勒死了啊。
此般怪力乱神之事,怎能不令人惊惧。
“令朝臣觐见!”朱瞻基看向一旁的太监。
“是!”太监哆哆嗦嗦退出宫门。
此时!
宫门外!
鲜血还未擦拭干净,四处都是尸体。
诸位大臣胆战心惊。
向来政变莫不是要清扫朝堂。
可事成定局,他们也无可奈何。
这时,太监慌慌张张传旨,宣各位大人觐见。
朝臣鱼拥而入,进入乾清宫。
暗中偷瞥几眼,发现龙椅之上,几人都身着龙袍。
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按下心中疑惑,来到各自位置。
“抬起头来!”朱元璋轻声道。
听闻圣令,众人这才抬起头颅,望向前方。
什......什么?
太祖!
太宗!
仁宗!
宣宗,乃至先帝!
都在此处了。
至于太上皇,则昏迷不醒地躺在地上。
诸位大臣一片哗然。
朱元璋望向大臣:
“怎么,连朕都不认识吗?”
语气不容置疑,神情不容置喙。
众位大臣纷纷跪倒:
“臣等参见太祖!”
朱元璋直接发令:
“不肖子孙朱祁镇,毁朕国祚,残害真龙,论能力,论品德,不堪帝位。”
“着贬黜为庶人。”
“于谦,你可有异议?”
此时,京城三大营都归于谦所有。
若他不承认他们,那事情还真有些麻烦。
“禀太祖。臣无异意!”于谦恭敬答道。
如若太上皇复登帝位,自己这位拥立景泰帝的头号大臣,势必不得善终。
自己争的万世名,不惧死亡。
可能活着,为什么要求死呢?
“徐有贞出列!”朱元璋开始点名。
徐有贞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太祖,开恩啊!”
“将这两人推出宫去,诛其九族!”
“是!”
“好了,诸位爱卿,退朝吧!”
“至于其他,稍后再议!”朱元璋看向一旁浑身是伤的朱祁镇,气不打一处来:
“朕还有要事。”
“是!”众大臣相继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