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徐有贞话一说完,群臣窃窃私语。
“是啊是啊!”
“这仗根本就打不赢啊!咱们根本就没胜利的机会!”
“速速南迁,保存有生力量,方是正途。”
“就是就是!”
于谦听着群臣之话,心中怒火中烧,此刻的他再也忍不了了。
他不顾自身形象,上前几步,直接将徐有贞踹翻在地。
边打边说道:
“皇上御驾亲征之时,你们不加劝阻,以至酿成今日大祸。”
“如今也先兵至,你却涨敌军之焰而灭自己威风!”
“倘若大明朝真的要亡,就是亡在你这种蛇鼠两端,趋炎附势,贪生怕死的人手上!”
身边的群臣连忙拉住于谦:
“于大人,不要冲动啊!”
“就是,大殿之上,这成何体统啊!”
“于大人!”
“哼!”于谦轻啐一口,继续向着太后禀明观点:
“太后,京师是国本!”
“一动,大势去矣!”
“一旦退往江南,江北之地的百姓尽成奴隶,几千万啊,您们舍得丢下吗?”
“太祖高皇帝,历经一生,方能南北一统!”
“咱们这些子孙后代随便一说,就能不要这些土地!”
“那我们死后如何面见列祖列宗,以及后世子孙在九泉之下,询问我们,又该如何作答?”
“太后,宋朝南迁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主张南迁者,可斩!”
如今咱们不是没有胜算。
北京城高,瓦剌骑兵不善攻城,守卫半年不成问题。
然后将通州的粮食全运进城里,坚壁清野,粮草可以维持三年。
等这三省的兵过来,困局就可以慢慢打开。
如今敌未至而言和者,此乃汉奸。
“说得好!”一声高呼从龙椅之后响起。
乾清宫乃朝议之所,这声中气十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只见大明天团缓步走至诸臣面前。
“先帝!”
“太宗!”
........
“太祖!”
你们都回来了啊!
朝臣当即哗然。
孙若微和朱祁钰当即跪拜:
“臣妾/孩儿拜见大明列祖列宗!”
人家自己人都认了,诸位大臣当即醒悟,纷纷跪拜:
“臣等参见大明列祖列宗!”
“都起来吧!”朱瞻基扫视众臣,眼露自信,容貌邪魅:
“朕听到了你们的呼喊!”
“朕也知道了今日之祸,所以特请阎王爷宽限几日,以解我大明之危!”
“所以,我们回来了!”
“有我们在,这些瓦剌人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太好了!”
“是啊,天佑我大明朝啊!”
在场之中,近乎一半,都是宣宗朝的老人。
这些人,是领略了宣宗皇帝本人的。
此番话一出,众人无不心受鼓舞。
朱元璋负手而立,踱步前至于谦身前。
鹰视狼顾,帝王威严散发。
这个人他知道。
朱老四时期的状元,他对此人评价颇高。
朱高炽时期,就连送到朱高煦那里,人家也是好酒好肉伺候着,生怕冻坏了。
而朱瞻基时期,更是委以重任,除三杨外,此人也是托孤大臣。
朱祁镇意欲北伐,也是此人一力劝诫,甚至死不足惜。
朱祁钰时期,这人统领北京保卫战。
可以这样说,咱的大明能绵延国祚,全都是靠他。
于谦面对太祖,恭敬非常,可脸无惧色。
“你不怕?”朱元璋低声问道。
“回禀太祖,臣心中无愧!”
“那你不怕死吗?”
“禀太祖,怕死,但臣若惧死,天下百姓如何?臣之职责又如何?”于谦不卑不亢。
“抬起头,直视朕!”朱元璋道。
于谦听从命令,缓步抬头,与太祖对视。
朱元璋看着他的眼睛,想要窥视他的内心。
只见他心中无惧,一片赤忠。
片刻后,朱元璋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很不错!”
自己走了太远的路,见了太多的读书人。
也见过原本身怀沟壑之人,身居高位,急速堕落。
也曾见过满嘴仁义道德,不过是道貌岸然之辈。
可此人,身居要职,却无愧于心中之志。
也难怪咱们朱家几代人都当宝贝似的爱着你。
“多谢太祖谬赞!”于谦叩头跪拜。
朱元璋缓步移至礼部侍郎徐有贞面前:
“是你,主张南迁?啊!”
此人后来还发动夺门之变,如今贪生怕死。
朱元璋对此人厌恶到了极点。
徐有贞身体犹如筛糠一般不断抖动,吞了吞口水,这才道:
“太....太祖,天象示警,且如今瓦剌势大,臣.....臣也是为了大明好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
“那这么说,朕还得感激你了!”
“让咱的大明,万世遭受后世儿孙嘲笑?”
“不不不,太祖......,这.....这只是权宜之计,我们之后还会北伐,收复失地的!”感受到太祖的杀意,徐有贞话都说得快了不少。
“呵呵,北伐,一再隐忍妥协,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
“秦灭六国,金建伪楚,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只顾自己而勿论百姓?这就是你做官的风格吗?”
“来人!”
“摘下他的顶戴,扒下他的朝服!”
“夷其三族!”太祖厉声道。
当即有侍卫走近,将他押至宫外。
徐有贞直接傻眼了,连忙叩头:
“太祖开恩啊!”
“太祖开恩啊!”
朱元璋望着朝臣,高呼道:
“如今瓦剌与大明朝乃是不死不休之结局,群臣若有言和者,自领死而已!”
“大明若灭,还请天下汉人往南,匡扶明室!”
“昔南宋偏安一隅,以至南北分离,百年不得相见!”
“而后蒙古灭宋,末帝携十万之众,亦可跳崖山而殉志!”
“咱们也可如此!”
“总之,朕只有一句话,汉人可死,但风骨不可灭!就算留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投降!”
“臣等谨遵圣意!”诸臣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