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天下秦二世

第四十五章 赵地秦啸(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阴谋天下秦二世》最新章节。

项羽微微一笑:“伯叔却也不要太长秦人的志气,从秦人击败梁叔武信君后没有趁楚军新败而全力攻楚角度看,秦人的军略也没什么特别的,惟仗其甲多兵利而已。若秦人当时顺势南进,我等恐怕只能避其锋芒,此刻至少已退到东海郡,甚至要退回会稽郡。就说现在,秦人以边军替刑徒军,看其打算也非向楚,而要伐赵,这就给我们一个机会,待其全力伐赵时击其后背,重振大楚军威。”

在座诸人看项羽一扫项梁败亡时的悲愤和项氏被怀王夺走军权后的沉寂,又是原来那个意气风发的扛鼎将军,大家心情都和春天的阳光一样明媚着。本来他们跟着项梁起家,定陶之战前也是战无不胜。

项梁战亡后怀王收兵权,重用宋义封其为上将军,只因为宋义断准了项梁之败。能有这样的判断说明宋义是知兵之人,可宋义从未领兵,在座诸将心里都没底。

从军事角度上,他们对项羽的信赖要更多一些,因为项梁生前也非常重视项羽的领兵能力。所以当项羽遣人联络他们时,项氏家人自不必说,龙且等非项氏诸将也立即表示了愿听号令的忠心。

龙且举爵向项羽致意:“将军之言使我等振奋,我等愿誓死效力将军。只是,若秦伐赵,大王是否会出兵救赵,让将军有带领我等重振军威的时刻呢?”

丁固先向项羽致意后也多少带有一些忧虑的说:“将军,即使大王同意救赵,想必也会以上将军为主将领兵,将军最好的情况下当为次将。若将军在军中无决策权,此战胜败,属将心里没底。”

项羽有些沉吟:“龙且之虑倒是多余了,大王已经遣使与赵盟,并达成了燕赵齐楚四国盟约,无论秦伐哪一国,四国都将出兵合力击秦。丁公的担心倒是存在的,从大王尽收兵权并以宋义为上将军,说明大王对某及在座诸将将兵的能力是有疑虑的。这也无妨,若上将军领兵援赵,即使某为次将,也会尽力辅佐上将军决策。而在战阵之上,上将军居中指挥,真正与秦战者必为我等。只要我等击败秦军,那时大王也会相信我等之能。”

曹咎有些不解:“燕赵齐楚四国盟,为何不与代国盟?代称王甚早,原本即是赵地。若秦伐赵,代也距离赵最近。”

项佗苦笑:“代确实称王很早,且称王后也有伐关中之举,当阳君(英布)时任代大将军率九万卒伐秦,然在霍邑为公子婴所阻,伤亡甚巨。代王不允当阳君增兵之请,撤军止伐改为守势,当阳君怒而离代投鄱君。”

“从那以后,秦代于霍邑相持,再未交战,谁也不清楚是代王与秦帝间有什么秘密盟约呢,还是秦帝昏庸懒理。前番李良为张耳陈馀军所迫,攻代所控的滏口陉东关入太行,转道屯留至长平。陈馀叩请代王开关允其追杀李良军被拒,所以赵代之间有了嫌隙。代国居于虎狼之秦身侧,南有河东霍邑,西有雁门,两面受秦,恐不会助赵,否则秦若全力伐之,代必亡。现在代王就是一个小心翼翼的苟且之徒,无法指望。”

在座的人都同样觉得怪异,也都同时流露出一丝鄙夷之色。

项庄对项羽不用太客气,所以直接问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大兄言称将全力辅佐上将军决策,但若上将军不听大兄良策,行必败之举,大兄又当如何?”

项羽扫视着在座诸将,双手举爵深施一礼:“真若那样,籍还望在座诸君支持。”

这就是站队的时刻。

这些人本来就是项羽和范增私下谋划中挑出来最忠于项氏的,当然也就毫不犹豫的都举爵还礼:“我等唯听将军之令。”

项伯觉得这阵仗太反叛了,所以在行礼饮酒之后又抹起稀泥:“某觉得大王既信上将军,上将军也必不会让大王失望。我等忠于大楚,忠于大王,所以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大王和楚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诸君仍当以大楚和大王为重。”

项羽已经得到了想要的效忠,所以接着项伯的话赶紧往回搂:“伯叔说的对,某望诸君支持,也是为大王和大楚,我项氏也罢,诸君也罢,都是大楚的军将,只要上将军所为利于大楚和大王,籍也必遵上将军之令。”

大家于是又共饮一爵。

丁固虽然和诸将一起慷慨激昂,但却对项伯和项羽最后说的话很是腹诽:“什么是最利于大王和楚国的事情,还不是你项籍去判断?”

不过他也是跟着项梁起家的将领,对项羽的领军能力也是极为敬佩的,而且楚军中项氏的力量雄厚,宋义则在军中没什么根基,所以他也只有跟着项羽才会有前途,能让他参与这个私人小宴也是项氏对他的认可。他只希望项羽打了胜仗后不要像项梁那样骄狂,兵败被俘的日子可不怎么好过。

_

项羽已经为秦军伐赵做好了救援赵国的心理准备,赵王歇和张耳、陈馀也做好了被秦讨伐的心理准备。只是,赵国的君臣完全没有项羽那种必败秦军的坚定心态,而是颇为惶惶不可终日的末日心态。

张耳和陈馀都清楚,他们仓促间招募到的赵军,别说与训练有素、长期戍守关中北边的北疆军比,就是跟大半刑徒组成却又战无不胜的秦锐军比,也几无胜算。当初李良弑杀赵王武臣让赵国一夜之间崩塌,张耳和陈馀自觉有责任重建赵国,同时也是因为秦锐军对上了武信君的楚军,他俩判断项梁虽然兵力不如秦锐军,但战法战力应该略站上风,而秦锐军的兵力稍多,所以秦楚两军至少是势均力敌,应该能打来打去的打很久,这个时间足够他们击败李良并重建赵国。

秦楚之战伊始,秦一直在败,他们还挺高兴,一边招募兵卒,一边不急不缓的进行训练并着手攻击邯郸郡。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武信君的连番胜利却最后一把全输了出去,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下赵王歇和张耳等人慌了。

本来他们在项梁与秦锐决战前就已经取得了巨鹿郡,慢慢准备着到一定时候就去攻击李良,可项梁一败,他们就只能在入冬前兵力刚达到十万时,仓促发出七万训练不足的军卒去取邯郸郡并想要消灭李良,结果最后还是让李良跑了。

这个冬天赵国的军卒过的非常辛苦,冰天雪地也无止歇的不停练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嘛。好容易君臣们对赵卒多少有了点儿信心,秦军换防了,换上来打跑了匈奴的凶悍边军!

现在他们一面强化信都城防,一面疯了一样的玩儿命继续操练,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总不能坐着等死。秦人有二十万久经战阵之卒,赵国只有十万新卒如何够用?

鉴于赵国军卒数量不及秦军,陈馀再次开始在赵境内“拉壮丁”,张耳则将巨鹿郡内驻守的五万卒又调了二万到信都,使信都再次达到了追杀李良时的七万卒,而在巨鹿只留了三万卒。

比较好的消息是,陈馀已经又在赵境搜刮到了将近五万新壮丁,虽然这些新卒里面占了大多数的是老的老、小的小。

秦二世三年二月。

这一日赵王歇又在王宫内和张耳合计现在赵军的训练情况以及揣测秦军何时能完成换防开始攻伐赵国,他们盼望已久的斥侯报告终于来了。消息不来则已,一来就连续不断。

“秦军在大将军王离的率领下,已经从白马津渡过河水,向北杀来,旗帜上有名称秦啸军。”

“秦军采用了一种奇特的四个轮子的革车,看上去每车可载物五十石。秦人用双马拉车,行进速度每日可达五十里。”

“秦军已占安阳县,距离邯郸只有百五十里,三日可至。”

……

“向齐燕赵的求援使者都派出去了吧。”赵王歇脸色青白,手指微颤。

“奏王上,秦军渡白马时就已遣出。”张耳没有在内心中讥笑赵王胆怯,因为他自己实际上也是强作镇定,“王上,臣有一策,不知王上……”

“国相速讲。”

“臣请将信都周边的七万卒拨四万守邯郸,若不守邯郸则秦人当直奔信都而来。而邯郸有守军,秦人只能先夺邯郸,再图信都,否则会担心两面夹击。邯郸守得住多久,则信都可安多久。若邯郸失守,因距信都尚有三日之程,信都三万卒亦可保王上移驾巨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