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李治,请皇后称太子》最新章节。
郭元振,年十六,大唐未来的名将。
薛稷,年二十四,大唐书法家。
姚崇,年二十二岁,改革家,大唐未来的三朝宰相。
李弘逐一端详着这四人,见他们各个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内心不由得澎湃起伏。
今日四人入了东宫崇文馆,往后可就是他的亲信了,再想到他征召的其他人,李弘一时之间有种天下才人入吾彀中爽快。
“诸位请起。”李弘温和地道:“杨炯,恕你无罪,你也起来吧。”
“多谢殿下。”
杨炯五人应声起身。
姚崇四人瞧见太子一身道袍,亦是惊愕万分,各自在心中暗自思忖,难不成太子不打算做储君要改去修道了?几人相互交换了个眼神,大家都有了回去上书劝谏的念头。
不多时,阎庄、程处政、李友谦和苏延年也都陆续到齐了。
他们见到杨炯五人在此,面上虽显诧异,不过想着太子既然留他们在书房议事,自是有其考量,便也没再多言。
李弘心里清楚戴至德和张文瓘只是兼任东宫职务,并非只是东宫臣子,今日不会参与此次议事,他见众人已然到齐便径直开口道:“今日,孤听闻东宫典膳丞邢文伟死在了郑县馆驿。此前,他曾擅自减免东宫膳食供给,还上书批评孤懒政,而后在明德殿议事,孤就多赏了他几个蒸饼,吃完之后他就失踪了,不曾想失踪几日后竟死在了华州。”
简单介绍完情况后,李弘环视众人问道:“你们都说说,孤是否会因他这事而受到影响?”
阎庄迫不及待地率先开口道:“回殿下,典膳丞邢文伟之前就与雍王往来密切,之前雍王又曾含元殿之事负气跑去了洛阳,这次邢文伟突然失踪后死在了华州,此事不得不防啊!”
“对。少詹事说得有理。”程处政赶忙附和道。
李友谦和苏延年也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他们身为武将,在这政治争斗方面确实稍显欠缺,只能顺着阎庄的思路走。
杨炯微微皱眉,似有不同想法,姚崇和魏元忠则是一脸沉思之色,郭元振和薛稷更是满脸惊愕。
李弘刻意让五人参与这次的议事,就是想看看他们对此事反应,以及对待自己和李贤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刻见姚崇和魏元忠听完阎庄的叙述面露沉思,便知这二人听出了阎庄话中的深意,并没有因为阎庄含沙射影雍王是在有意陷害太子而感到诧异,可见二人政治嗅觉灵敏,平日里肯定没少关注朝中之事。
果真不愧是大唐未来的宰相,年纪轻轻就已展露气度。
杨炯表现出了些许不满,显然不太相信李贤会跟太子发生争斗,只能说他对皇家宫廷争斗看看得还不够透彻,有点书生气了。
薛稷和魏元忠一个整日痴迷于书法,一个年纪太小涉世未深,乍然听闻这般言论,有这样的反应倒也正常。
于是,李弘吩咐刘童,让薛稷和郭元振先行离开,并特意叮嘱二人莫要将方才所议之事告知他人。
二人回过神来赶忙点头领命,逃也似的离开了书房。
而后,李弘大声说道:“往后直学士杨炯、学子魏元忠和姚崇三人享有参赞东宫决议之权,你们可听明白了?”
“诺!”
阎庄四人听闻,并未提出异议。
杨炯、魏元忠和姚崇却是一脸惊讶,心中不解太子为何这般信任自己。
不过太子身为储君,是未来的皇帝,他们年纪轻轻就能随侍太子,还能参赞东宫决议、表达自己的意见,魏元忠和姚崇自是激动不已,唯有杨炯似乎还有些不情愿的样子。
对此,李弘也没再多说什么。
毕竟不是谁见了他就得立马纳头便拜要誓死效忠。
尤其是杨炯这种才子,你得用温水慢慢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