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李治,请皇后称太子》最新章节。
李弘神色平静地问道:“当年贺兰敏之玷污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杨秀之事,你可有耳闻?”
杨思勖面露惊惶,强自镇定答道:“奴才略有耳闻。”
“坊间传闻不足为信,稍后让杨恩告知你详情,你去暗中调查清楚当年真相,能否做到?”李弘问道。
杨思勖略一迟疑,高声保证:“奴才定不负殿下所托。”
“记住,不许声张,勿要兴师动众,要暗中调查。”李弘吩咐道:“再让刘童给支五千钱供你调配吧。”
“诺!”
刘童和杨思勖齐声应道。
一提到钱,刘童忽想起上次太子问起弄钱之事,刻意转移话题忙邀功道:“说到钱,奴才想要告知殿下一个惊喜,这两日奴才带人清理了家令司食官,典仓、司藏三署,共得钱货十万贯,还请殿下明示用处。”
李白有诗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全。
足见在大唐十万贯钱也是一笔巨款。
然而刘童说的是钱货,是指这十万贯当中只有一部分是铜钱,剩下的全是高宗李治赏赐的布匹玉器书画等。
自大唐立国至今不止缺金缺银,同样还很缺铸钱的铜。
所以在西市,同样重量的铜器要比铜钱的价值高数倍。
这就导致高宗李治在赏赐大臣的时候,多以布匹玉器为主,民间大宗交易也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李弘不可能将圣人赏赐之物拿出去换钱花,因此十万贯钱供他使用的也就一半不到。
刘童见太子听完并不是很高兴,继续小心地说道:“奴才还了解到,百姓缺钱会向私人借贷,比如富商、寺庙的香积厨和一些王公贵族的亲戚家奴。”
李弘对大唐借贷行情了解不多,只知道有“公廊”(普通借贷)、“举贷”(纯信用贷款)和“质库和质举”(抵押借贷),放贷主体也是商人和借亲戚和奴仆之手一些王公贵族,却没想到和尚也参与其中,寺庙这么富裕吗?突然他感觉到亭子里有点冷,便说道:“回书房再议”
刘童、杨恩、杨思勖紧紧跟上。
回到书房,他向杨恩问道:“你家中可有善于经商之人?”
杨恩谨慎回答道:“回殿下,老奴家中有一兄和一弟,还有一妹已出嫁为妇,现在家务农,老奴祖上三代都不曾从事商贾之道。”
仕农工商乃封建社会之四大阶层,商人赫然排在末尾,在大唐也不例外。
李弘知晓杨恩的顾虑,笑道:“孤欲收一处印坊,准备刊印几本书籍,想再建一处造纸工坊,专门为印坊供给纸张,此事交予你办,你可愿意?”
“老奴愿意。”杨恩激动地说道。
造纸刊书与民有益。
太子将此事交给他,是对他的一种信任。
“你先从刘童处取三万钱,不够再跟他要。”李弘叮嘱道“记住,务必要保密,不让外人知晓是东宫产业。”
“诺!”
杨恩与刘童躬身领命道。
“咳咳...咳咳...”
安排妥当,李弘忽感疲惫,便挥手让三人退下。
他如今的身体状况是需休养三五日才能处理半日杂务。
却也为之奈何。
关于身体里的顽疾,他现在只能期待阎庄和薛讷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