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父李治,请皇后称太子》最新章节。
李弘起身径直走出书房,前往崇教殿。
崇教殿是东宫次殿,是李弘平日里召见群臣的地方。
李弘步入大殿,只见一位年逾五旬、身材矮小的老者与一位身着劲装的女子上前行礼。
李弘的目光落在那劲装女子身上,扶余隆赶忙解释道:“此乃臣的孙女孝真,今日随臣前来,特意向殿下请安。”
李弘的目光在扶余孝真身上稍作停留,便走向主位坐下,开口问道:“扶余都督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臣听闻新罗已遣使者至洛阳,欲与大唐议和。臣恳请太子殿下出面,让新罗退出我百济故地,使臣得以归国复国。”扶余隆说道。
李弘听罢,不禁冷笑,觉得扶余隆此举有些不切实际。新罗若真愿与大唐和谈并退出百济故地,此前便不会因这些土地与大唐反目成仇了。
李弘忍不住讥讽道:“扶余都督,你平日里吃下的饭菜,可还愿意吐出来让与他人?”
“这...”
这能一样吗?
扶余隆被问的哑口无言。
片刻后,他艰难地开口道:“可是,臣身为大唐册封的熊津都督,熊津都督府八十二城理应由臣治理。”
“诚然。”
李弘点头应道:“正因如此,大唐与新罗才战事持久不休。扶余都督若想复国,为何不前往辽东协助大唐抗击新罗?总好过在此空谈复国。”
得知扶余隆的来意后李弘顿时兴致缺缺。
“还请太子殿下助臣。”扶余隆跪地恳求道。
他因惧怕被新罗俘虏,才逃至大唐做了流亡太子,又怎会愿意再前往辽东?然而复国乃他与族人的心愿,他虽不愿回去,但跟随他的族人却不愿久居大唐,无奈之下,他只得向李弘求助。
当然他也知道眼前的太子虽然是监国,权力却有限,根本影响不到大唐跟新罗之间的议和。
可是只要的得到大唐太子的一个承诺,他至少可以回去给族人一个交代。
李弘沉默不语。
对于大唐与新罗为争夺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统治权而爆发的长达七年的战争,李弘已思索良久,他认为大唐当初的决策有些欠妥,许多与新罗的战事本可避免。
想要对付新罗并不一定非发动战争。
李弘望着眼前的扶余隆,心中忽然有了一个计划。
他问扶余隆道:“扶余都督,你复国之心孤能理解。只是你若要复国,你有钱吗?”
“钱?”
扶余隆原本已心灰意冷,听到李弘前半句话又燃起一丝希望,可听完后半句神色又黯淡下来,低声道:“没有。太子殿下您也知晓,熊津都督府已被侵占,臣也是死里逃生才回到大唐,身边还有众多族人需供养,实在是囊中羞涩。”
“不,你有钱。”李弘斩钉截铁地反驳道。
“太子殿下,臣真的没有。”扶余隆怕李弘向要跟他索要钱财,声嘶力竭地辩解道,“臣不过是个流亡的太子……”
“扶余隆,你且听好了,孤说你有钱,你就有钱。”李弘语气不容置疑,说道:“你们百济故地不是有三座大金矿吗?只要派人将开采,你就有数不清的钱,足以买下半个高句丽,还有何国复不了?你怎么能说没钱?”
扶余隆闻言,呆立当场。身为百济太子,他怎会不知故土有没有这般大的金矿?
扶余隆自是不信李弘所言,若真有如此大的金矿,百济怎会留到如今?
“你回去之后绘制一份舆图,详细标注出三座金矿的位置…”李弘上前扶起扶余隆,向他低声吩咐道:“记住,金矿的位置要尽可能隐蔽,开采规模越大越好。之后派人将消息泄露出去,既要让知晓之人严守秘密,又要让他们忍不住告知挚友,务必让人深信不疑。待几日后新罗使团抵达长安,你设法让他们出高价将消息买回去。”
“这是为何?臣不明白太子殿下此举的深意。”扶余隆满脸疑惑地问道,难道就是为了从新罗使团身上赚取一笔钱财
“你不是想复国吗?”李弘狡黠一笑道:“若不使新罗倾尽举国之力去挖矿,借此消耗他们的国力民生,单凭你身边这几百人,如何复国?”
“臣,臣明白了。”
扶余隆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李弘的“疲罗”之计,顿觉脊背发凉,冷汗从额头簌簌而下。
太子的这计划还真歹毒啊!
新罗要是真相信了这个谎言,国内百姓不知道会遭什么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