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从编剧开始》最新章节。
可是,我说的也是实情。
或者说,我所提的一切,都是根据我自身的情况来出发,是根据我自己掌握的信息来说的。”
“毕竟,我们的那部文艺片,确实是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双银熊奖杯,这在欧洲三大的历史上,都是很难出现的盛况,不是吗?”
“这样的影片,其实也是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的代名词,要不然的话,北美的那些电影公司,也不会出那么多的钱,来买我们的播映权跟改编权了,您说是吧?”
“嗯,那周总,我还想请问一下,针对汤导在报纸上面对您的发言,您有什么想回复的呢?”
李博听的很是认真,在那边边录音、边沉思。
周言笑道:“对于汤导的回应,其实我想,汤导已经是自己作出了。”
说完,他笑着指了指自己身边的燕京报,对着李博说道:“李记者,您看,汤导身上的衣物,包括他所处的采访环境,您觉得,这会是一位缺钱的老导演所能够得到的么?”
好家伙。
这小子真敢说啊。
虽然说,自己这一次的采访,是被自家的主编提前安排好的,一些采访的内容,也基本上自己都得到了自家主编的授意,可是,当自己真的听到了周言所说的这些话的时候,李博的心里,还是抖了一个激灵。
这些话,那是真的能说的吗?
这可是涉及到了人身攻击的范畴了啊?
“周总,您的意思是,汤导并不缺钱?”李博认真的问了一句。
周言:“至少,按照汤导的着装以及居住环境,就告诉了我们,汤导并不缺钱,不是么?”
他笑笑,继续说道:“我可以武断的猜想一下,汤导的家里,要么就是经历了拆迁,要么就是汤导文才熠熠,写书啊、发摄影集啊,赚了不少的钱。
要不然的话,他的物质基础,应该是没有这么雄厚的。”
这小子,真的是疯了,竟然敢这样子的说话。
在听到了周言的话之后,李博的心里,明显的是不太敢继续采访下去了。
这些行业内的事情,是真的可以说、可以被“揭发”出来的吗?
随着他跟周言的告辞、离开,他第一时间的就接到了自家主编的电话。
“主编,那小子跟您说的一样,胆大包天,说的那些话,都快要成为整顿行业的罪话了。”
“哈哈,不要管他说的话是不是得罪人的话,按他的意思去写稿子,不过,不要原文照抄,要按照他的原话,把意思传达到位就行了。”
电话那头,主编作出了最终地指示:“另外,你再跑一趟汤导家里,把周言的话意思带到一下,不过,不要惹汤导生气,只要拿到汤导的解释就行了,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行了,我明白了。”
此时的李博,哪里还会不明白自己这一次经历的是什么?
前些年的时候,网上的那位著名叛逆八零后作家,跟那位舟子老师,不就是这么搞的么?
一个为了卖书、一个为了知名度,俩人不管是在纸媒上,还是在博客上,那都是呛声不已,甚至,包括一些非知名的学者,还有一些文艺界的人士,都“被迫”下场对后者进行了支援。
可是,结局怎么样呢?
那位八零后的小作家,图书销量成功的突破了百万本大关。
那位叫某舟子的作家、评论家,也获得了不少的流量,后续参加的那些节目,自然是拿到了不少的车马费的。
唯独,在整场闹剧里面,只有那些不知轻重、不知其人目的的傻瓜第三方,才是那个被人骂的最惨,得到的却是最少的人。
对,说的就是那位陆某郎他爹。
傻傻的想要参于人家的“闹剧”里面,可惜,除了被人家喷了一身的粪以外,什么好处都没有掏到。
只能说啊,在这个圈里面混,这点眼力界都没有,白费了那么好的资源了。
就在李博采访完了周言的第二天,燕京报就已经是刊登出了记者与周言、汤导的第二篇跟踪报导。
在新闻里面,针对周言回复汤导的言论,以及汤导针对周言言论展开的辩驳,燕京报都给予了单独的版面来进行回复。
俩人针对对方的那些言论,都是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剑。
那些看报纸的人,在看到了那些新闻报导以后,都感觉第二个头铁的叛逆八零后,又出现了。
前一个,虽然现在还会在博客上面小骂上几句,不过,对于在纸媒上公开的发表言论攻击人的行为,那也是好久没见到了。
针对于周言说自己衣着考究、居家环境优沃的这个问题,汤导也拿出了自己的证据来作为回应。
燕京报的B版上面,就刊登出了汤导拿着自己“最新”出的两本书,一本回忆录、一本摄影集,在那边激愤道:“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历经多年的时间,不仅出版了众多的书籍,更是在最近出版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以及我在几十年执导生涯中,拍摄下的祖国的山山、水水。
这些,都是我积累了半生的心得,积攒下的人生感悟与心得体会。
我觉得,我的这些心得体验与感悟,还是相当的具有给年轻人参考的意见的。
。。。。。。”
在燕京报的第二篇跟踪报导里面,已经看不到关于周言与汤导互相攻击的任何言论以及词汇了,满篇报导里面,都是关于汤导如何回应、以及他对于自己的人生回忆录和自己摄影集的解释、畅想。
看到这里的时候,那些圈内人,已经是知道了当事双方的真实意图。
一个,是为了卖自己的电影。
一个,是为了在那里卖自己的书。
俩人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在那里摇旗呐喊呢。
一时间,一些原本还想要下场,亲自去参与一下的文艺片导演们,已经是断了这个念头了。
人家被攻击的人自己都不在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己最近又没有什么新书、或者是新的电影要出版、上市,自己去出这个风头干嘛?
而且,一看到汤导跟周言的名头,人家自然就知道了,这分明就是北影厂老职工跟燕电这边当事双方联合搞出来的一起营销方案的,抄袭,哦不,照搬的,就是前几年的疯狂八零后“卖书”营销罢了。
自己参与了,岂不是要成为最终得不偿失的那些第三方。
傻子才陪他们去玩呢。
一时间,除了网上那些看热闹的网民,还有一些爱琢磨娱乐圈、文艺界八卦的那些升斗小民们,整个业内,对于周言跟汤导的“纷争”,已经是没人去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