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谋士

第418章 世事如潮水,浪尽见英雄(12)(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乱世谋士》最新章节。

“陈兰....”

即将到达城门的纪灵赫然见到这一幕,口中呢喃自语着,若不是他肆意妄为,今日陈兰岂能会命丧敌军之手,都是他....

不过,当许褚的暴喝声再次响起的时候,纪灵已经顾不得愧疚,已经顾不得缅怀陈兰,当即命军伍立即入城,随之纪灵进入新阳城内,城门很快的便被关上,一时间留在城门外的士卒竟有一半之多。

在城门后的纪灵不断大口喘着气,回想着刚才的一幕,小心脏砰砰的乱跳,又想起惨死的陈兰,口中呢喃道:“汝之妻儿吾当养之.....”

紧接着,纪灵便听到城门外响起一道巨响,纪灵吓的当即便把这抹愧疚抛之脑后,连忙的离去,接着上了城门楼,指挥着守城,陈兰的死他可以忽略掉,可以无视掉,但是刚才陈兰所说的话,纪灵不不敢忘记,新阳城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在这一刻,纪灵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冲动,不会冲动的出城。

在见识过夏侯惇的厉害之处,又见识过陈兰在许褚都撑不过一个回合后,纪灵算是彻底的死心,陈兰纵然不是自己的对手,但是他纪灵也不敢像许褚一般直接一回合就秒了陈兰。

二者相比之下,纪灵对于许褚心中有的只有恐惧。

拖着疲惫身躯上了城门楼的纪灵,看着城门楼下攻势凶猛的许褚等人,纪灵不由的吞咽着口水,当即号令士卒整合军伍开始防守城池......

不知不觉之间,烈日高高的悬挂在天上,一个夜晚就这样过去,许褚来到夏侯惇身边言道:“元让如此下去并不是事情......”

诚然继续这样子并不是什么好事,无论是守城的纪灵还是攻城的他们都感到一阵的疲惫。

闻言,夏侯惇颔首,随之下令退兵,退兵时,夏侯惇直接把被纪灵留在城外剩余数千的甲士统统的带走,对于这些甲士而言,他们的主将已经抛弃了他们,若是继续卖命就真的成了一个笑话,况且敌军主将已经说了降者不杀,他们已经真的被杀怕了,尤其是夏侯惇身边的许褚更是让他们胆寒,把他们心中最后一丝的抵抗勇气都统统的磨灭的干干净净。

在许褚的面前,他们这些普通的士卒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投降乃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在城门楼上的纪灵看着眼前的一幕,瞬间气的咬牙切齿的,牙齿上下打磨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如此奇耻大辱啊.....

但是又想到许褚的可怕,纪灵又瞬间吞咽了回去,还是继续守着城门比较好.....

伫立在城门楼上,看着曹军的大军犹如潮水一般退散掉,慢慢的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后,纪灵悬着的心瞬间落了下去,紧接着忍不住了松了一口气,背靠在城门楼的柱子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

“贤弟,看来汝错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开元之治后,晚年的唐玄宗纵情声色,荒废朝政,附属诸国,不但久不纳贡,而且屡扰边境,再加上各地藩王拥兵自重,雄据一方,种种原因,导致大唐每况愈下,大有分崩离析之象。易林重获新生,有好多事情想要做……他想要纵横大唐,即使开局不顺也要力挽狂澜。梁羽游历天下,寻找心中明主……他想要一展抱负,践行纵横之道。卷入历史洪流的易林和梁羽,在与诸多势力的周旋角逐中,是否能逆天改命……
聚散流云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