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相国:从举子开始》最新章节。
提刑按察司佥事、提学道盛启宁到访顺天府。
提学道一般是由按察司副使、佥事或布政司参议充任,分别称提学副使、提学佥事、提学参议,各带原官衔、品级,奉敕谕视事。
盛启宁乃是提刑按察司佥事,秩品是正五品。
金立敬与盛启宁并无深交,但他还是请盛启宁进书房叙谈。
在正三品的顺天府尹金立敬看来,盛启宁的提刑按察司佥事、兼提学道身份,满手实权,不可等闲视之。
两人分主宾坐定,寒暄几句客套话后,盛启宁直接切入主题:
“在下今日拜访,乃是为客栈反诗案而来。”
金立敬点点头,“提学道前来,乃在意料之中。”他对盛启宁前来拜访,丝毫不觉意外。
顺天府推官顾翰,已将盛启然、盛明熙的身份、以及他们与盛家长房交恶之事,讲得一清二楚。
盛启宁的父亲是盛氏族长,宗族出现这等大事,盛启宁肯定是要来交涉的。
盛启宁问道:“此案应该是死罪吧?”
金立敬呷一口茶,“按照祖宗法度,这种犯案,不死也得降为贱籍,流放充军。”他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口吻。
金立敬所说,与盛启宁的判断,完全一致。
这一回,盛启然父子最轻也得流放边陲充军了。
“盛启然父子是盛家族人,犯下如此罪行,罪不可赦。”盛启宁作痛心疾首状,“家父是盛氏族长,管教不严,惭愧啊。”
金立敬宽慰道:“盛氏家族,乃京师大族,令尊不可能明察所有族人。”
“这父子两个,平日里根本看不出有反骨,哪曾想竟干出这等勾当,实该严惩不贷。”盛启宁满脸堆笑,“不过,请府衙考虑家父身为族长,教导不利之责,从轻发落。”
反诗案其实可重可轻。
重则砍头,株连家族之人;轻则流放充军。
但若纯属个人原因,株连是可以避免的。
盛启宁今日来顺天府衙的目的,并非要为盛启然父子脱罪,主要是为其父免责。
金立敬很清楚盛启宁话中之意。
“盛启然所写反诗,并非原创,只是将唐人黄巢的反诗,抄写在粉墙之上。”金立敬算是在给盛启宁递话了,“我怀疑,盛启然抄写此诗,或是醉酒后妄为,与令尊何干?”
官官相护的内涵在于,官场上谁都有个三灾六难,相互照应,算是预支人情。
“府尹所言,与在下所想,完全一致。”盛启宁起身,向府尹金立敬鞠躬作揖,“盛启然酒后妄为,父子罪有应得,但求府尹不要涉及家父,事后定有重谢。”
“提学道言过了,秉公办案,何谈重谢?”金立敬摆摆手,“反诗是否是盛启然所写,尚未定案。”
盛启宁一愣,“听说反诗是盛启然笔迹,还有他的亲笔署名,这应该是可以定案的吧。”他唯恐盛启然脱罪。
金立敬淡淡一笑,说道:
“盛启然父子申辩,墙上的反诗,乃是有人模仿笔迹所写,意在构陷。”
盛启宁语调平静,“府尹可曾验证过反诗的笔迹?”他知道模仿盛启然笔迹的那人,永远也不会开口了。
“三位书家验证,都认为是盛启然亲笔。”金立敬说,“但盛启然矢口否认,认为可能是族人盛淮忠,模仿他的笔迹,写了这首反诗。”
这是盛启宁早就预料到的一步。
“盛淮忠是盛氏家族的老童子,一向安分守己,皓首穷经,府尹可将盛淮忠拿来审讯,便知一切。”
“我派人去拿他,邻居说,盛淮忠前几日声称参透了俗世功名利禄,背了个小包裹,云游四方,出家去了。”
盛启宁撇嘴笑道:
“我前几天听家父说,盛淮忠确实多次说过,要抛弃俗世烦恼,云游四方,出家当僧人。
盛启然将书写反诗之责,推到一个云游四方的老童子身上,太不地道了。”
……
顺天府牢房。
狱卒打开牢门,一个伙夫模样的汉子端来一盆面条,放在牢房地上。
狱卒咣当一声锁上牢门,吆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