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第85章 第二处死葬风水穴(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最新章节。

听着李寒舟的话,石命愣了一下,然后没有说什么,只是低头默默的吃着面。

翌日。

李寒舟就周帝告辞,并且说自家少主和四皇子很合得来,打算去府上小住几日。

周帝自然是答应了,说让年轻人接触接触也是好的。

李寒舟和石命堂而皇之的来到了四皇子云擎的府上。

“大祭司。”

看到李寒舟来了,云擎很是激动,因为李寒舟答应给他的避水珠他终于要拿到了。

“我的避水珠应该做好了吧。”云擎邀请李寒舟坐下来,然后迫不及待的说着。

“昂,算是好了吧。”李寒舟慢吞吞的将避水珠拿出来,套在一个布袋子里,然后递给了云擎,目光看向别的地方,有些不敢看云擎的脸。

“我看看。”

云擎激动的打开布袋,当那一颗血红血红的避水珠出现在云擎面前的时候,云擎整个人都傻眼了。

“这是啥?”

“避水珠。”

“这颜色不对吧?”

“独一无二的。”

云擎都要让李寒舟给气笑了,他仔细的看着这血红色的珠子,不管怎么看都好像是什么邪恶的玩意。

“你别管是什么颜色的,我的避水珠肯定能避水就是了,不信的话殿下可以去试试看。”对于自己的灵宝,李寒舟也是有他的尊严的。

你可以说他制造出来的灵宝不正经,但是你不能说他的灵宝没用。

不光有用,而且比别人的灵宝还多一些莫名其妙的用处。

虽然这避水珠还有什么别的用处李寒舟自己也不知道。

他之前偷偷试了试,这避水珠好像除了能避水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功能。

这让李寒舟怀疑,这次的避水珠仅仅是颜色不一样,其实功能和普通的避水珠是一样的。

“好,那我先去试试。”云擎带着避水珠就走了,他要找个地方先去试试这个避水珠的功能,若是功能强大,才能去北海去寻找王冠。

“师弟……”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出现在门外。

紧接着,就看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李长寿从外面跑了进来。

李长寿的样子,让皇子府中那些护卫们差点没喷鼻血。

他身上穿的一层薄纱,还露出来不少,一眼看上去,又白又凶,就连李寒舟都差点没喷鼻血。

“师兄,你这是干什么?”李寒舟不禁指着李长寿身上的衣服说道:“你穿的这是什么样子。”

“哎。”李长寿倒是无所谓,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然后说道:“要不是因为这身皮,我连衣服都不穿,这大周的天气真的是太热了。话说,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我都想念柳东岳他们了。”

“你要是想回去你就先回去,我在大周的事还没完呢。”李寒舟给李长寿倒了一杯茶。

李长寿拿起茶杯,几口就给吨吨吨光了,然后问道:“我听石命说你要去找不老泉,你是认真的吗?那不老泉可是在天玄禁地中,那里面可是很危险的。”

“无妨,若是有机会的话,我会将转生盘一起带出来的,毕竟那是我们长生观的东西。”李寒舟认真的说。

“师弟,我知道你现在实力不错,但是天玄禁地那种地方真的很危险。”李长寿沉思说道:“而且这些年来,我能感觉到我长生观似乎被什么人给针对了,这次我误入天玄禁地很有可能就是安排好的,那转生盘就像是有人刻意扔在那里的诱饵,师兄我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我不希望你也去冒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混沌星蒙之异界入侵
混沌星蒙之异界入侵
修真界和科技缔盟地战争。六十四位洪荒大神,在即将踏破虚空之时,飞来横祸,将上古族人斩杀殆尽,他们放弃破空之礼,化作六十四位面,供后人繁衍生息...不知多少年岁之后,位面之力逐渐消散,多重宇宙演化出缔盟和修真两个时空人物,展开大战...
秋若枫林晚
我!准帝,被萝莉师尊偷听心声
我!准帝,被萝莉师尊偷听心声
关于我!准帝,被萝莉师尊偷听心声:沈轩,自天地初开以来所未有之天才,年仅二十已成就准帝之位,却在抵抗黑暗侵袭之际被信任之人所背叛,身陨道消。与此同时,一颗陨石落于下界,尘土弥漫,沈轩从烟尘中爬起身来,恰好对上了一双如水的眸子。沈轩心中登时升起一个念头:“小萝莉?洛小雪一愣:“谁在说话?小萝莉是什么?——自此,沈轩和师尊洛小雪的爆笑生活开始了……
逆天行
仙界哀歌
仙界哀歌
关于仙界哀歌:恒古匆匆,岁月更替,纵观历史长河,皆是悲剧,在天骄并起的璀璨盛世,谁又能谱写一段完美的故事。
万界游仙
灭世苍穹之傲天狂尊
灭世苍穹之傲天狂尊
沈傲天最初一心只为天下百姓安生,到最后三大势力之战时,拼尽全力获得胜利,但是却失去了挚爱之人,遂放弃所有,坠入轮回,辗转千世均未寻到所爱之人,万念俱灰之下彻底置身轮回,遗忘今世凡尘……后副盟主因宗门遇到大难,无奈之下穿梭时空,唤醒其前世记忆,并告知宗门大难,其觉醒后,重归宗门,最终成为时空强者。
有幸三生
平民之王
平民之王
隐入贫民窟的王者!终有一天会回归!拿回应该属于他们的一切!让高高在上的权贵们瑟瑟发抖!父辈留下的一切他们早以看不上眼!他的目光早以放在星空之上!只有一个目标成为强者!回到最初!自己的故乡
到处闹书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