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第168章 改革不是革命(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最新章节。

“本太子只是提出一个方向,具体职权如何明确,升迁的条件如何,进士考核是否要增加一些东西,那就得靠诸位相公来确定了。”赵谌喝了口茶,然后说。

宰执们纷纷点头,很显然的是,太子这就是表明了自己不会插手这件事了,也就是说,不会对他们的权力有什么侵蚀。

而这样的改制要是做成了,朝野官员的风貌,那必然是焕然一新!

混日子的官员虽然也有,然而不是每个官员都会这样的,而且赵谌也没有想要现在动他们。

当然了,这样的改革,千头万绪,还要和科举配套,要讨论出来,也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讨论出来的问题。

不过还好,现在宰执们大多数还是一心为公的,他们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任何改革,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吏治,这个吏治指的不是吏员,而是整个官场。

官场风气好了,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而职权的划分,本来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宋开国是有些不正的,毕竟逼迫孤儿寡母得到的天下嘛,所以太祖重用士大夫,杯酒释兵权,还有官员数量众多等等,都是为了分散相权,从而让皇权得到更多的统一。

整个中国的封建史,就是皇权不断剥夺和分离相权的历史。

相权越被分散,君权就越集中,发展到明清是巅峰,那个时候官员的权力基本上不可能对皇帝造成威胁,明朝动不动就有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能将权力掌握在手中,就是这套制度的精妙之处了。

赵谌提出要求之后,还附加了一句。

“军权与政权要分割开,枢密院由官家直管,武官只负责带兵打仗,文官只负责提供军需,双方都不得向彼此插手。”

这一条,当然也很有必要。

保持武将一定独立性的同时,也避免了他们会造反作乱的可能,但是也不是让文官把武官给管死。

管死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金人南下。

军权直属皇帝,那文官就不能造反,武将只能听从皇帝的命令去指挥军队,那他们同样也失去了造反的根基。

社团不能一家独大,要制衡。

至于调整中的慢慢来,不能一次性的把所有改革都完成这种事情,大家都是成熟的政治家,不会犯这种幼稚的错误。

北宋的文官体系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很成熟的,他们能做到朝廷高官的,基本都在地方上有过具体的施政,不管是在县里当个小官,还是处理一州事务,这都很能锻炼官员的能力,现在宰执群中除了专门负责军事的种师道之外,其他基本都有在各地施政的经历,再加上之前赵谌聊王安石改革的时候,把话已经聊得恨透了,徐处仁就说了这么多条变法,哪怕一条的实行都要旷日持久,王安石却要在短短几年内将这么多条变法全部贯彻下去,当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任何改革,都得慢慢来,温水煮青蛙,才能更顺利的推行下去,那种暴烈的改革,不叫改革,叫革命,往往都是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之后才能去做,那也只是赌一把能不能成功。

两宋最有名的两次改革,一是王安石变法,那是在应该徐徐推进的情况下去做,却推行得太过激烈,以至于失败,还导致了后面的流毒无穷,和范仲淹的改革比起来,堪称差到哪里去了。

另外一次改革就是南宋末年贾似道想要做的改革了,公田法、打算法、检搜法,结果先后得罪了地主士绅阶层、军头阶层和文官阶层,以至于南宋本来就已经糜烂的局面出现了崩盘。

不过从具体情况来看,贾似道也是没办法,那个时候南宋的局面已经是危如累卵,贾似道虽然是个奸相,却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奸相,他的改革如果能够真的顺利推进下去,南宋的局势说不定就会大有好转,可惜的是,他掌控力和其他势力的反弹太过强大,直接导致了南宋的崩盘。

所以既不能推行得太过激烈,也不能等到事情无可挽回了之后再赌一把,现在大宋的局势还没有糜烂到那个程度,进行一定程度却并不会得罪所有人的改革,才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从朝堂的官员做起,仔细区分他们的职责所在,六部的地位开始提升,宰执只负责大方向的讨论,不负责具体事物,而具体的事情,则是六部去做。

吏部负责人事、礼部负责外交和教育系统、兵部负责后勤计算和军事开支的比例、户部负责各项事务钱粮的支出与税务的收成、刑部负责重大案件的审判和地方案件的复核、工部负责各种军械、民生、建筑等建造。

除了六部之外,御史台负责对官员的弹劾与工作成绩的审核、大理寺负责监管刑部案件的复核以及对官员的查处,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调动与调配。

这就是所谓的六部九卿。

这九个部门的最高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而宰执们不再对各个部门负责,而是作为皇帝的辅助,名为参政院,他们对大事有着决定权和对皇帝的建议权,却并不具备实际上的权力。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微妙的平衡,宰执们官职和位置要更高一些,基本上进入参政院的宰执,只有区区数人,除了本身是正二品官员之外,都会加上太师太傅太保这些一品头衔,尊荣之极,却反而没有真正能掌握的权力。

而六部、枢密院、御史台和大理寺的最高长官,官位只有从二品,也一般不会有尊荣的头衔,然而实际掌握的权力,却比参政院的宰执们还要大。

这样的改革,当然算是很大的动作,要知道宋朝冗官的局面让品级高的高官不少,各部的长官位置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品级达到二品,却没有成为各部尚书的官员,我大宋也不是没地方安置,全部加了正二品的金紫光禄大夫的头衔,然后个个靠边站,同参政知事,却实际上只能算是顾问,能提建议,听不听,就得看皇帝的心情了。

同级别的冗官,全部这样处理。

而这些冗官的存在,反而是对在职官员的一个震慑——干得不好,自然有预备队在等着你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