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第140章 双重实在亲戚(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最新章节。

对赵佶想要把老三赵楷老五赵枢老六老七老八……都要走这件事,赵桓也很犯愁。

按照大宋对宗室的态度,其实是严加防范的,延续了唐朝对宗室的监管和控制,甚至更加的严格局限了,比如宗室亲王只能居住在京师,不能去地方,毕竟八王之乱的前车之鉴,大家都还记得很清楚。

所以按照规章制度来说,老三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这些,包括下面那些还没成年的皇子,都只能居住在汴梁,而且对行动也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徽宗是实在太能生,几个成年儿子都封王了,这在有宋一代其实是很罕见的,而且宋朝对宗室的爵位管得非常严格,不能世袭罔替,不过也给了他们科举和做官的资格,算是古代封建王朝对宗室管理得相当不错的一个正面例子。

比后面的明朝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只不过现在太上皇以父子亲情的理由,要让赵桓那些弟弟都去南方,也不好拒绝。

可是不拒绝的话……赵桓真不敢把这些弟弟都放出去啊!

虽然他不知道赵构已经到了赵佶身边,可是这几个已经成年的弟弟,要是真到了太上皇身边,那骚操作可就多了去了。

毕竟太上皇至少是不会输的——他不进汴梁,赵桓是不敢用任何明面上的理由去杀他,那就等于只挨打不还手啊,这还怎么玩?

可是不放吧,虽然祖宗成法摆在那里,也有理由,可是总归还是容易沾上一个不孝的罪名。

赵桓还不想自己身后名沾上这两个字呢。

实际上太上皇的这个操作,就是两头堵,他未必需要赵楷那几个儿子去身边,就是为难赵桓,为难朝廷的。

赵桓答应的话,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操作,比如让某个儿子哭诉自己被哥哥欺负了,赵佶以父亲的身份质问赵桓,一来二去,就容易把赵桓的名声给搞臭,慢慢的增加天下不安定的因素,从而让赵佶有复辟的可能。

不答应的话,那就是不孝了,赵佶找到机会,说儿子对自己不孝,公然的骂赵桓两句,赵桓又能做什么呢?

这中间的关窍,不管是大臣们还是赵桓,都看得明白。

可是看得明白,并不代表有能力破解。

太上皇这操作,确实挺骚的。

“这个问题,还不简单。”赵谌对赵桓说。

赵桓眼前一亮。

“父皇同意太上皇的要求就行了……可是如果三叔五叔他们都不愿意去……那和父皇就没关系了,不是吗?”赵谌笑着说。

赵桓拍了一下自己额头。

这么简单的做法,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弟弟们都在自己手里,他们愿意不愿意,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现在别的不说,京畿路和汴梁城,赵桓已经打造得如同铁桶一样了,百姓和士兵都因为军事上的胜利支持他,他提拔起来的官员也占据了汴梁城大大小小的要害位置,虽然赵谌在河北搞公田,可是也影响不了这些中枢级别的官员!

他们的田地,可都保住了,赵桓和赵谌可没公开说要全面推进公田法。

而且太子在军中的威望这么高,天下兵马副元帅的头衔还没撤掉呢,在汴梁城,赵桓还真能做到说一不二。

其实这个解决方法,百官们不可能没人想到,可是也没人敢说啊。

赵桓则是自己真没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