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第136章 经营权(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最新章节。

看到太子这么和气的样子,富商们虽然都是年老成精的人物,不由得也松了一口气。

想起这半年来,太子在河北,对商人其实都是很客气的,撤了很多厘卡不说,而且都尽量给商人大开方便之门,过太行山的时候,各处都有士兵保护,让商人们开始显得更有干劲。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要谈更大的生意,自然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对待。

“之前我等皆知道,太子在河北西路、河东路开厂,上利国家,下利百姓,中间也给了商人们足够的利润,实在是治世之才。”

当中一名老者恭维道,赵谌认识此人,是前宰相郑居中的一个侄儿,郑家虽然随着郑居中的离世和赵佶的退位,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然而他家之前就是京师大户之一,财力雄厚不说,还在京畿五路有着不少的田产。

而且以北宋这个体制,一家出了个郑居中这种宰相级别的高官,必然会出现一大批的大户和富豪。

“郑公不用客气,谌既然领了这个河北三路总管之位,当然就得为国为民出点力,商人也是我大宋子民,谌当然也不会厚此薄彼。”赵谌笑道。

寒暄了几句之后,赵谌就拍了拍巴掌,然后就有内侍,抬出了一面镜子……

没错,就是现代常见的镜子,然而在这个还在用铜镜的时代,这样的镜子一拿出来,毫无疑问就是大杀器!

看着这面一人高的镜子摆在当中,所有在场的商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按理说他们也都是吃过见过的,可是当见到从来没见过的,这么高的镜子,而且能把人照得纤毫毕现,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是无价之宝!

看着商人们的反应,赵谌在心里暗笑,他的玻璃厂虽然已经开始建设起来了,可是产量其实并不高,毕竟烧玻璃这玩意得各种试验才行,倒是烧成了以后就简单多了,弄一块板子,碾平之后在背后镀银就行了,而且就算镀铝,效果也差不多。

只要能烧成一块,那么接下来,就是源源不断!

“这是本太子手下的高手匠人,费尽心血打造出来的镜子,诸位看看,比铜镜如何?”赵谌笑道。

“这个……如何能比!远远不能比,这是无价之宝啊!”郑姓商人沉迷的看着,忍不住要伸手去摸,却被旁边人“啪”的一下就把手给打开了。

“似这种镜子,诸公何不估个价?”赵谌笑道。

“这种宝物,别说万贯,十万贯只怕都有大户会抢着要!”有商人叹息道。

“如果是独一无二的,那十万,几十万,甚至百万贯,只怕都有人出,然而本太子要是告诉你们,这种大镜子,每月,我能拿出五面出来呢?”赵谌似笑非笑的道。

“五面?太子殿下,若每月能有五面,某家多了不敢说,每月都卖出五十万贯,都不成问题!”郑姓商人大声道。

“那好!若郑公有胆子,每月五面镜子,同样规模的,本太子只要你二十万贯的成本,卖多少,剩余的都是你的!而且本太子还承诺,全天下,每个月,也就只有这五面!如果别的地方也有了,你可以不收。”赵谌一拍桌子,然后道。

郑姓商人大喜。

他说的五十万贯,其实还是打了折扣的,毕竟按照镜子的珍惜程度,去那些大城市和有钱的地方搞拍卖,运气好的话,一面镜子,二十万贯都不止。

家资巨万的商人,我大宋还是有很多的!

更何况他家和海外贸易也有关系,这种宝物在别国也是没有的,如果拍卖给那些番商,他们只怕会出更多的钱。

这样一来,多了不说,一个月四五十万贯的利润,那是有的,一年就是五六百万贯啊!

就算操作再差一点,运气再不好一点,也不会少于四百万贯。

“只不过本太子还有别的条件。”赵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