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51章 大汉三仙,南华,左慈,于吉(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最新章节。

一个山野道人,胁迫张宁已是死罪,还敢在帐下说什么孝烈帝许诺之物,当真以为他们这些人都是酒囊饭袋吗?

“不急。”

刘牧探手压下,淡淡道:“宪宗许诺尔等何物?”

“道统。”

“大汉国教。”

于吉恭拜道:“当年,孝烈帝以紫虚上人为使,遣我们筹谋太平道之事,今张角之女已经贵为长宁殿主,那么大汉天子许下的诺言,也当应验了。”

“大汉没有国教。”

“大汉,未来也不可能有国教。”

刘牧目光平淡道:“三位或许真的为宪宗奔波,然都是过往之事,朕连四百年的旧制都已伐灭,遑论他的许诺。”

“陛下不认?”

左慈脸色难看无比道。

“左慈。”

“左元放。”

史阿按剑出列,眸子清冷道:“世人常言你以外丹之术成仙,明五经,兼通星纬,明六甲,少有神道,能役鬼神,坐致行厨,某想试试传说中的仙人,可会流血,可会死去。”

“史卿。”

“别这么大杀性。”

刘牧笑了笑,说道:“若尔等有证据,且为朕取几样东西,但有一物拿回,朕便应下你们三人统筹天下道统,如何?”

“善。”

三人对视一眼,颔首应道。

“需何物?”

刘牧端正身形,沉声道:“朕所取之物,远在万里之外。”

“铜盘盛水即可。”

左慈不为所动的说道。

郭嘉将自己桌案上承载干果的铜盘腾出,沉声道:“郭奉孝不才,略通奇门遁甲,若是敢在陛下面前玩弄把戏,便不要走了。”

“请陛下言何物。”

左慈不理会郭嘉,朝着上位恭拜。

帐下左右,所有人凝望过去,好奇刘牧为何要容忍三个老道在帐中胡搅蛮缠。

“先取一物。”

“从徐州泊港东渡,横海两万八千里。”

刘牧轻叩桌案,淡漠道:“此物名为玉米,亩产三十三石,其株有七尺之高,且禾叶裹实,其种金黄,若能取来,大汉再无饥荒之灾,朕尊道教为国教又如何?”

“玉米?”

“亩产三十三石?”

瞬间,帐下文武面面相觑。

一时之间,他们不知道刘牧是为难左慈,还是真的有这样的粮种。

须知,这几年各州大丰,亩产也不过五石余的粟,其他粮食恐怕还要少一些,所以这世间怎么可能有亩产几十石的粮食?

但,刘牧是天人降生,是他们所有人的共同认知。

天人知道两万八千里之外的粮种,难道不是常事吗?

“哗啦。”

左慈眼中闪过一抹恼怒。

顾不得于吉,南华二人的眼色,挽袖伸手从铜盘中捞取出一块金锭。

“呵。”

刘牧摇了摇头,笑道:“如此看来,所谓仙人尽是虚言。”

“陛下。”

“老道无能,请言他物。”

左慈深吸了口气,认定刘牧是戏弄他,所以声音瞬间厚重几分。

“可以。”

刘牧淡漠道:“还是两万八千里之外,有其种,名曰甘薯,似山药而肥白过之,种沙地中,易生而极繁衍,一年两季,可亩产一百八十石!”

“陛下。”

左慈猛的抬头怒喝。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简介: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动漫女主小智的旅行结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少年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小智。他以神奇宝贝大师为目标横扫各大联盟,结识各地区女主,留下一场无憾之旅。
无聊的青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