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雩楼

第101章 两三句(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枞雩楼》最新章节。

“明明就不习惯牵手,为何却主动把手勾,你的心事太多,我不会说破,明明就,明明就,他比较温柔,也许他能给你更多,不用抉择,我会自动变朋友。”

他唱完这曲儿后,默默转身走向那片竹林深处。月色洒下,竹影斑驳,恰似他此时凌乱的心绪。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往昔的回忆之上,沉重而又无奈。

走着走着,他瞧见前方有一座破旧的亭子,便踱步进去坐下。想起曾经与她在此处共赏明月,那时的欢笑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只是如今物是人非。

他从怀中掏出一块丝帕,上面绣着她亲手所刺的并蒂莲,这本是定情之物,如今看来却满是讽刺。

一阵夜风吹过,带来些许寒意。他紧了紧衣衫,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既然她已另有所属,那他便当断则断,从此远离这伤心之地,天涯海角,只愿余生不再相见。

他站起身来,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充满回忆的竹林,毅然决然地向着远方走去,身影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

走一路,散着步,没牵手。

趁着灯火还算清晰,月明星稀,谈两三句。关于错过还是继续,不求回答只求内心坚定。

他一路南下,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小镇。镇中的人们淳朴善良,忙于各自的生计。他在这里寻了一处小屋住下,每日读书写字,试图忘却过去的一切。

一日,他在溪边散步,看到一位女子不慎落水。他不假思索跳入水中将女子救起。女子醒来后,对他感恩戴德。此后常常带着自家做的点心来看望他。

渐渐地,两人熟络起来。女子的爽朗和聪慧让他心中泛起一丝别样的涟漪。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还是会想起那块绣着并蒂莲的丝帕。

直到有一天,女子家中遭遇变故,急需一笔钱财。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所有积蓄相助。

女子感激涕零,表示愿意以身相许。他望着女子真诚的双眼,犹豫良久。最终,他长叹一声,拒绝了女子。

因为他知道,自己心里那道旧伤虽在慢慢愈合,却还未能完全释怀,他不想辜负眼前之人,也无法坦然接受新的感情,于是决定再次踏上漂泊之旅。

怎么近在咫尺,却不敢开口说那一句。关于错过还是继续,你想不想听我的秘密。

#……………………#

他离开小镇后,四处游历名山大川。在一座古刹中,他偶然遇到一位高僧。高僧目光如炬,似一眼便能看穿他心中的纠结与痛苦。

“施主,心中所困之事,终须面对。”高僧缓缓说道。

他苦笑着摇头,将往事一一诉说给高僧听。高僧听完只是微笑,递给他一串佛珠。

“此珠伴老衲多年,今日赠予施主,望施主随它指引找到心之所向。”

他接过佛珠,心中满是疑惑。然而自那日后,每夜入睡都会梦到那片竹林,还有曾经的故人。梦中故人泪湿衣衫,眼神哀怨。

终于,他下定决心返回故地。一路上,往昔回忆不断涌上心头。当他重新站在那片竹林前时,发现曾经的居所竟有人影晃动。走近一看,竟是他日思夜想之人。

原来当初分开也是误会重重,此时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化作无言的凝视,而那串佛珠不知何时滚落一旁,仿佛象征着他终于放下过往的执念,迎接新的开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