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白话版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1(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白话版》最新章节。

孔明吩咐黄忠:

“既然你坚持要出战,我派法正协助你。”

“所有事情都要商议后再行动。”

“我随后会派人马前去接应。”

黄忠领命,与法正一起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发了。

孔明对玄德(刘备)说道:

“这位老将并非因为被激将才出战,即便出战也难以成功。”

“既然他已经去了,必须派人马去接应。”

于是他召赵云过来,说道:

“率一支人马,从小路奇袭以接应黄忠。”

“如果黄忠获胜,不必出战;倘若他有失,立刻前去救援。”

接着又命令刘封和孟达:

“带领三千士兵前往山中的险要地段,多树立旌旗,以壮大我们的声势,迷惑敌人。”

三人各自领兵前往。孔明又派人前往下辩,把计策传给马超,命令他依计而行。

同时,孔明命令严颜前往巴西阆中驻守关隘,以接替张飞和魏延一同夺取汉中。

话说张合与夏侯尚来见夏侯渊,说道:

“天荡山已经失守,我们折损了夏侯德和韩浩。”

“如今听说刘备亲自率兵前来攻取汉中,应该立即上奏魏王,请早日派遣精兵猛将前来增援。”

夏侯渊便派人将消息送达曹洪。

曹洪连夜赶赴许昌,将情况禀报给曹操。

曹操听闻,大为震惊,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如何救援汉中。

长史刘晔建议道:

“汉中一旦失守,中原将陷入震动之中。”

“大王切勿辞辛劳,必须亲自率军征讨。”

曹操叹息道:

“悔恨当初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以致落到如此地步!”

于是匆忙下令,集结四十万大军亲征汉中。

这时正是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秋七月。

曹操将军队分为三路进发:

前锋由夏侯惇率领,曹操亲自率领中军,后军由曹休押阵,三路大军陆续出发。

曹操骑白马,佩戴金鞍,身穿玉带锦衣,仪仗壮丽:

武士们手持镶有金纹的大红罗伞盖,左右护卫执金瓜银钺,战士们擎着镫棒、戈矛;

日月龙凤旗帜在军中飘扬。

护卫曹操的二万五千虎豹军分为五队,每队五千人,分别按照青、黄、赤、白、黑五色配备旗帜、盔甲与战马,场面辉煌夺目,极为雄壮威武。

曹操带领大军出潼关时,骑在马上望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木,问身边侍从:

“这是什么地方?”

侍从答道:

“这里叫蓝田,林木之间是蔡邕的庄园。”

“如今蔡邕的女儿蔡琰与她的丈夫董祀就住在这里。”

原来曹操与蔡邕曾是好友。

蔡琰先前是卫仲道的妻子,后来被掳到北方,在那里生了两个孩子,并创作了《胡笳十八拍》。

这首曲子传入中原后,曹操十分怜惜蔡琰的遭遇,派人带着千金前往北方赎回她。

北方的左贤王因为畏惧曹操的威势,将蔡琰送还汉朝。

曹操随后将蔡琰嫁给了董祀。

当天,曹操行至蔡邕庄园前,想起旧事,便命大军继续前行,自己带着一百多名亲随下马,前往庄园。

此时董祀在外任职,家中只有蔡琰。

蔡琰听闻曹操到来,连忙出门迎接。

曹操进入厅堂后,蔡琰行礼问候,随即侍立在一旁。

曹操偶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幅碑文的画轴,便起身观看,问蔡琰这是什么碑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