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白话版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2(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白话版》最新章节。

于是派人前往其家乡寻找,得知程昱正在山中读书。

曹操亲自写信拜请,程昱应邀前来拜见,曹操大喜。

程昱对荀彧说:

“我才学浅薄,不足以当得你的推荐。”

“您的同乡中有一位姓郭名嘉,字奉孝的人,是当今的贤士,为什么不将他招来?”

荀彧恍然大悟,说:

“我差点忘了!”

于是向曹操建议征聘郭嘉到兖州,与大家共商天下大事。

郭嘉向曹操推荐了汉光武帝嫡系子孙,淮南成德人刘晔,字子阳。

曹操立即邀请刘晔前来。刘晔又推荐了两人:

一位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

另一位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

曹操本就听闻这两人的名声,便聘他们为军中从事。

满宠和吕虔又共同推荐了一人,是陈留平丘人,姓毛名玠,字孝先。

曹操也将他聘为从事。

又有一名将领率军数百人投奔曹操,此人是泰山郡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

曹操见此人熟练骑射,武艺超群,便任命他为点军司马。

一天,夏侯惇引荐一位壮汉前来见曹操。

曹操问此人是谁,夏侯惇答道:

“此人是陈留人,姓典名韦,力大无穷。”

“过去曾随张邈,因与帐下人不和,手刃数十人后逃至山中。”

“我外出射猎时,见他追逐老虎过涧,便收编入军。”

“今日特荐之于您。”

曹操观察典韦,见其身材魁梧,推测他必是勇猛之士。

夏侯惇又补充道:

“他曾为朋友复仇,在闹市杀人取首级而归,数百人无人敢近。”

“他所用的两支铁戟,重达八十斤,骑马操持如飞。”

曹操于是命典韦表演技艺。

典韦挟戟跃马,驰骋往来。

忽然,一阵风吹得帐前大旗摇摇欲倒,众士兵难以支撑,典韦下马喝退众人,一手稳握旗杆,任凭狂风肆虐,岿然不动。

曹操见状赞叹道:

“此人乃古之恶来也!”

于是任命典韦为帐前都尉,并解下自己的锦袄与骏马雕鞍赏赐给他。

自此,曹操部下文有智谋之臣,武有猛将之才,威震山东。

曹操随后派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琅琊郡迎接其父曹嵩。

曹嵩因避难自陈留迁至琅琊隐居。

接到书信后,曹嵩便与弟曹德及全家老小四十余人,携从者百余人,乘车百余辆,前往兖州。

路经徐州时,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淳朴,一直想与曹操结交却无机会,得知曹操父亲经过,便亲自出城迎接,恭敬行礼,大设宴席款待两日。

曹嵩辞行时,陶谦亲自送出城,并派都尉张闿率领五百士兵护送。

曹嵩一行至华、费之间,时值夏末秋初,突遇大雨,只得暂时投宿于一座古寺。

寺内僧人接纳其一家歇息。

曹嵩安顿家眷后,命张闿将军队驻扎于寺中两侧廊下。

然而,大雨淋湿了士兵的衣物,他们纷纷抱怨。

张闿遂召集部下于僻静处商议道:

“我们本是黄巾军的残党,勉强投降陶谦,却未得好处。”

“如今曹家随行辎重车马无数,若想发财不难。”

“今晚三更时分,我们动手杀光曹嵩一家,夺取财物,再一起逃到山中落草。”

“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皆应允。

当夜,风雨未停,曹嵩正坐着,忽然听到四面喊杀声大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