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屠龙

第138章 兵不血刃(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宋武屠龙》最新章节。

汉南郡东,北府军野宿的某间营帐里,老将虞丘进已经昏昏睡去。一个穿鳞甲的少年狗狗祟祟摸进帐中,手持利刃,悄悄靠近了老将的草榻……

“大哥,这个色行吗?”

王敬先肿了一只眼眶,手里抱着个缺了口的破碗,用木枝不停在碗中搅拌着浆糊状的东西。

“不够白。”

“生石灰还不够白?”

“你这是墙灰白,白得不自然;我要的是牛奶白,白里发亮的白。去砍点漆树,拿树汁攉拢匀它,估计大差不差就是那个意思了……”

“我他哥的大冬天荒郊野岭的上哪儿给你找漆树?我不认识漆树!”

“老三,动动脑子成吗?你药匣子里面,不是存了老多药材么?拣几样白芷,白芍,茯苓——不拘什么白的,通通熬进一锅,拿药汤来澥这石灰膏子……”

少年肿着眼眶子,去而复返,一身烟熏火燎的药味。

“大哥,这个色总行了吧?”

“得了,得了。另外教你准备的那样东西,拿出来我看看?”

王敬先从掩心护甲里艰难掏出一个布包,小心打开了,里面包裹的不过是白须几绺。

“这白胡子太少了,不够啊……”

少年肿胀的一只眼缝里霎时喷出火来:

“为了偷得这几根白毛,你知道我挨了老泥鳅多毒的一顿打!不太够?你直接薅秃自己头发染染不成吗!”

“头发和胡须当然不同了,用头发充作假胡须,一眼见伪,染出来的颜色也不地道。道济他二叔不是在军中吗,你要不辛苦一趟,再去找檀老爷子协调几根?”

“……”

“话说回来,老三你脸上捱这几拳,属实妥帖。你本来脸长了些,跟老东西只有二分相似,捱了这几拳,脸一肿,倒是模模糊糊的有点以假乱真的意思啦……”

“大哥,你有点过分了。谢家那小畜生不是被擒来了么,为何不干脆让他粘上白须来唱这出大戏?他是沾亲的本家子侄,我看他和那老东西长的更像!”

“协子河边,那人已归顺我军,今日清晨时,我放他离开了。”

“东军将校最是反复无常、重利轻义之辈。如何却放跑了他!”

“那小后生脸蛋虽嫩,谈吐却不俗,眼界却不窄。沌阳城中,我与他秉烛而谈,自信已折服了他——数日里未见过王弘、季友,道长也不在身边,我打从心眼里敬重这类心念家国的文士。重要的是,他把老东西的位置告诉了我,我的探马去确认过了,这后生所言非虚。”

王敬先摇头道:

“他若窜回本家,将实情一五一十报知给老家伙,那边再张圆了口袋等着我军去钻,却待如何?”

“你不知此人,他此番独行,是去讨债的。此人颇有凌云之心、济世之志,只是自小被门户私计栓住了,没见过家外的江河湖海。我和这后生歃血为誓,他已许诺助我,他也明白,只有我能成就他!如今此人舍我,尚复其谁?”

“大哥,你赌性难改……”

……

郡东,十里亭。

长夜已三更,马滑霜浓。

有年少客子,身负残剑,剑映冬霜。

少年坐一匹瘸驴,徐行出长亭,慢悠悠直到江边的东军营垒。

他脸色很臭,怀里是个血红的包袱,鼓鼓囊囊的。

少年入营不下鞍,相熟的军中将校,见惯了平日里彬彬有礼的少年,却从没看过他这么臭的脸色。

无人敢挡他,也无人盘问他一句。

东军主将帐前,少年挥剑开帘,从容而入。

大帐里灯火很明,照见少年浑身浴血。

“阿晦……”

老迈将军,披衣而起,见之大惊。

“将军,我回来了。”

老将解衣披给少年,眼中满是关切:

“如何竟伤了?”

“回军覆命,路遇北府截杀。”

“性命无虞便好。你还年幼,留得性命,日后还有机会……”

少年冷笑道:

“还有什么机会呢?是要等到阿叔谢混位极人臣、重振我谢家荣光之时,我谢晦再叨光借势,倚草附木,做个鱼肉乡里的显赫小宗么?将军让我静待的,是这样的机会么?”

“你放肆……”

老将审视着少年的一双血眼,那眼光让他感到陌生:

“阿晦,你究竟是怎么了?”

“将军,我回来倒是想问你,你究竟是怎么了?”

“老夫能如何?功名百战,我仍是我。”

少年突然放声狞笑:

“将军。你仍是你么?你早已不是你。”

“将军见过十八九的仕女么?那是花一样的年岁。侄孙在沌阳,遇见了一个女子,那女子的笑靥,像三春时梨花初放的蕊。我爱她,我一眼便爱上她……”

老将沉吟道:

“这是哪家高门的女子?可与我谢家门第般配么?”

少年咬碎银牙:

“门第……门第!”

老将缓缓道:

“你尚年幼,男女情爱之事,不该冲动。也莫听腻了这些门当户对之见,有时门户不符,细民小户出身的女子,胸襟眼界都窄,只顾一时鱼水之欢,总是会碍了你日后的发展……”

“将军,你……你住口!”

少年神情忽然癫狂:

“一十八年,我正是听腻了这些个门第之见。门第!门第!难道高门天生就要高高在上,难道贱民天生就该俯首苟且?沌阳一行,侄孙只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亦不仁,竟能以百姓为刍狗!这都是因着你嘴里的门第!我……我去他妈的门第!”

老将并不发怒,而是慢慢坐回了红木榻上,静静看着这发狂的少年:

“阿晦,撒尽了疯,听叔祖一言吧。”

“叔祖知道,沌阳城前,临阵换将,你心中不快。叔祖不知道怎么和你解释……这样说好了,你听过分米的故事么?”

“这故事,在数十年前,是我兄长讲给了年轻的我。”

“兄长说,这世间产出的米谷,其实是有限的。”

“你看田间地头,不管是二牛抬杠变成了一牛挽犁,还是肩扛水筒变成了风车水车,不管地里的米谷产出再多,这世间的米谷,都是有限的。”

“这些米谷,势必最先被一些才能过人的英雄豪俊所占有。这些英豪,要么是胆子大,要么是手腕粗,要么是脑子灵——不论怎样,不论他们用了何种手段,粮食一熟,他们势必率先占有这些米谷。”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些占有米谷的英豪们,势必又会遭到其他农夫的嫉恨,所以,他们往往不能长久地占有米谷;或者说,他们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米谷给那些吃不饱饭的农夫。”

“有时候,分发这些米谷,要比抢夺这些米谷难的多。可是人无论贤愚,举凡他是个人,都是自私的:这些英豪们夺得天下米谷,他首先要确保自己家人吃的饱、吃的多。无论他是不是英豪,人若不把家人置于首位,他首先就不配为人。”

“当家人首先吃饱之后,他开始分米了——同时他不得不制定很多分米的规矩。”

“比如,他会规定,分米时,自己的儿子、孙子,排在首位前去领米;然后才是自己的大舅三姨乃至路人甲乙。他可能还会规定,右边脸颊有痦子的不许领米,左边屁股有胎记的不许排队——这些规矩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可是英豪们一定要奉行这种不讲道理的规矩。何也?”

“排成长龙的领米队伍里,英豪制定下的各种规矩,是为了稳固自己家人和朋友的领米顺位,也是为了抬高普罗大众前来排队领米的门槛。”

“他这些规矩总有漏洞,比如一定有中间领米的人,自己咵咵咵往口袋里装上过量的米,回了家,关门自吃自的,要么转手高价去卖,要么心好的拿着这米再周济给其他脸上长痦子的、屁股长麻子的。”

“这些漏洞迟早被修补,慢慢的,人们不能再在米堆前自助领米,多了个持剑在旁监视的裁判;慢慢裁判监守自盗,慢慢又多了好多个裁判……”

“时过境迁,英豪的规矩在他儿子和孙子的手上不断完善,能让饥民吃饱的漏洞越来越少,九成九九的米谷开始被英豪的后人牢牢占据,分只分那不足一成,天下人只能感恩戴德。”

“呜呼,此乃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晦,你能明白么?”

“我明白不了。”

少年脸色发乌,双眸渗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开元之治后,晚年的唐玄宗纵情声色,荒废朝政,附属诸国,不但久不纳贡,而且屡扰边境,再加上各地藩王拥兵自重,雄据一方,种种原因,导致大唐每况愈下,大有分崩离析之象。易林重获新生,有好多事情想要做……他想要纵横大唐,即使开局不顺也要力挽狂澜。梁羽游历天下,寻找心中明主……他想要一展抱负,践行纵横之道。卷入历史洪流的易林和梁羽,在与诸多势力的周旋角逐中,是否能逆天改命……
聚散流云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