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第101章 君子万年,介尔景福(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最新章节。

忙了大半天,逐渐累成司马脸的小官捏住银子,顿时眉开眼笑,他掂量了掂量,十两!

这位先生,不仅仪表堂堂,博闻强识,更重要的是出手大方!

一下子顶他好几个月的收入,不愧是上国的大商人!

这样一来,那些嘲弄讥讽的话,不按套路出牌的安排,也就烟消云散了。

朱祁镇则懒得管他内心这些戏,随手赏赐并不是讨好,只是他对这些普通人付出的惯性动作而已。

而且,朱祁镇对李朝印象一般般,如果是大明百姓,他至少20两起步。

之前在和林时,给工匠发奖金,那时候他的生意才刚刚起步,每个人便是30两赏赐。

而这样的赏赐还有很多。

……

入住客栈,沐浴更衣,小厮送上了午餐。

精致的黄铜大盘上面摆着十几个小铜碗,里面的东西却让朱祁镇大失所望。

除了一小碗米饭,全他娘的是各种咸菜,有辣白菜,有海带,有腌制的豆子……总之,没有一样可以上宴席的菜。

“撤走,撤走!”

朱祁镇失望地挥挥手。

小厮又惊讶又惶恐,他以为是自己服务不周,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很快,朱祁镇看出来了。

“哎,我不是怪你,我乃大明人,饮食习惯不同,吃不惯这些东西……”

小厮这才稍微回过神来,木讷地点头,委屈地说:“可是贵客,这就是我国最好吃的东西了……”

朱祁镇一阵无语。

“其木格,走,去外面找点吃的。”

朱祁镇从高丽话切换到汉语,对其木格说道。

“好嘞。”

耳濡目染之下,其木格阅读小说已经完全没问题,一口冀鲁官话说得也跟朱祁镇一样地道,她也不喜欢这些泡菜,于是跟着朱祁镇一并上了街。

汉水之阳的王京,虽然是李朝最大的城市,可大多数区域,却是肉眼可见的萧条。

茅草屋,土坯房,一个个神情木讷、身穿未染色白衣的百姓。

比起大明的南北两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身穿白衣,尚白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是普通百姓负担不起染色的布……

好在这里毕竟是王京,高档一些的餐馆总是有的。

朱祁镇与其木格俱是大明服饰,眼下李朝和大明服饰基本还是一样,李朝大王的腰带还没有提到胸口。

因此,在路人眼里,他们是两个出身两班贵族的公子哥。

朱祁镇来到了一家看起来还算雅致的三层酒楼,酒楼的伙计连忙迎了过来。

朱祁镇让伙计将他们引到了一间雅间,接着拿起菜单,熟练地点了起来。

泡菜类的一个没点,除了配送的小菜。

烧烤类的,却点了不少。牛里脊、牛排、牛舌、牛腰、牛小肠、胸口油、五花肉、明太鱼、鳗鱼、葱爆羊肉、烤羊排……洋洋洒洒点了一大堆。

然后,朱祁镇又点了两碗冷面,一瓶清酒,便将菜单递给了其木格。

其木格看了眼菜单,笑了一下,接着将菜单递给了酒店伙计。

很快,两碗冷面便被送了上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