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第338章 十年后,朱瞻墡回来了(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超神永乐时代》最新章节。

这要是在其他的朝代,要是让一个皇帝道歉,这可是大不敬,是要诛族的。

但是朱棣是个重视亲情的人,更何况,朱瞻墡还是朱棣心中最重要的孙子,没错,朱瞻墡在展现自己的不同寻常之后,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已经降到第二位了。

朱棣听到朱高炽的话后,仅仅只是点了点头,同意了朱高炽的提议。

随后朱高炽,朱瞻基对着朱棣,朱标行了一礼,退出了御书房。

.........

太子府,朱高炽的书房。

朱高炽和朱瞻基相对而坐。

“爹,您这么骗皇爷爷,好吗?”朱瞻基担忧的说道。

他们并不知道朱瞻墡的真实想法,虽说朱瞻墡的王妃和世子都在大明,但是朱瞻墡会不会回来,他们真的不知道,刚刚朱高炽的话,仅仅只是安慰安慰朱棣而已,要不然没有希望,朱棣会疯的。

“要不然,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再说了,你怎么知道我是骗你皇爷爷的?”朱高炽没好气儿的瞪了一眼朱瞻基。

他算是看出来了,朱瞻基还是不怎么相信,他这个太子爷的能耐。

“爹,您知道瞻墡的动向?”朱瞻基以为朱高炽联系到了朱瞻墡,急忙问道。

“不知道!”朱高炽摇了摇头。

“切~~!!”朱瞻基还以为朱高炽联系到了朱瞻墡呢!没想到他爹就是在吹牛。

“嘿,你们几个小子的本性我还不知道啊!放心吧,你五弟肯定会回来的。”朱高炽现在丝毫没有担忧。

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埋怨朱棣的,你说朱瞻墡坑他们的时候,有拿大明江山来开玩笑吗?

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老爹朱棣将一切都尽在掌握,可是朱棣好死不死的忘了,青龙可是朱瞻墡带出来的,更何况,青龙这次可是在朱瞻墡的手下办事儿,你说小鼻涕一个西厂厂公,三代超级战士的水准,怎么会被一些连超级基因都没有融合的锦衣卫给发现踪迹呢?

最关键的,他还是被人认出来了,这是最重要的。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朱瞻墡现在出走也是件好事儿,朱棣是个犟种,要不是朱瞻墡出走,朱棣也不会拉下脸来,想要等到朱瞻墡回来的时候道歉。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些东西。

“现在,最重要的,是得瞒着点儿你娘,你娘要是知道了,你五弟的下场,你也知道!”朱高炽一想到张氏生气的样子,就有些不知所措。

张氏虽然有些小气,霸道,但是对朱高炽还是很好的,像是小户人家的罚跪什么的,张氏从来没有这么对过朱高炽。

所以朱高炽对张氏,还是容忍退让居多,更何况,朱瞻墡是她的亲生骨肉,还是最小的那一个,张氏知道这件事儿后,恐怕他这个太子爷短时间内不用回太子府了。

兄弟多的人家都知道,受宠的都是最小的那个,虽然朱瞻墡名义上不是朱高炽最小的儿子,但是却是嫡子中,最小的,深受张氏宠爱。

这要是被张氏知道朱棣把朱瞻墡给气走了,张氏怕不是真的敢去朱棣身前闹去。

即便是朱棣现在的状况也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简介: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动漫女主小智的旅行结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少年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小智。他以神奇宝贝大师为目标横扫各大联盟,结识各地区女主,留下一场无憾之旅。
无聊的青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