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堡宗:我在草原望北京

第69章 各怀心思(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堡宗:我在草原望北京》最新章节。

虽然朱祁钰是皇帝,但是他知道,这事儿如果于谦不点头,多半也很难通过。

“昌平侯所言,臣基本同意。”于谦毫不迟疑地说道,“只是臣以为,一旦将来有了机会,还是要设法迎接太上皇回京才是。”

“那是自然。”

朱祁钰没想到,于谦居然能这么痛快答应下来,心里一阵欢喜。

至于迎接太上皇回京,那是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就好,拖得久了,人们习以为常,可能渐渐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诸位爱卿,你们可有异议?”朱祁钰又急忙问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等大臣。

这些人本就话语权不重,见于谦和朱祁钰都同意,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纷纷表示,赞同杨洪的办法。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办吧。”

朱祁钰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不过是走走民主流程,对诸位勋贵老臣表示一下尊重而已。

见无异议,朱祁钰便迫不及待地拍板,把这事儿定了下来:“杨将军,此事不适宜直接由朝廷出面,你跟蒙古人打交道多,这事主要还是交给你来负责。你回去派使臣去鞑子营里跟他们谈,资助多久,需要多少钱粮,你来决定,密信回京,我和于少保他们到时候再议一下,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便拟票批红,交给户部执行即可。”

“微臣领命。”杨洪叩首道。

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大,连夜奔波疲惫,杨洪起身的时候一个踉跄,差点跌倒。

“杨将军无碍吧?”朱祁钰站起身来关切地问道。

杨洪急忙谢罪道:“无事,只是年纪大了,偶感头晕目眩,惊了陛下,臣死罪。”

“无妨。金英,给杨将军赐座。”朱祁钰命身边太监上前,给杨洪搬了个小板凳来坐下。

明朝制度,即便是赐座,也不可能给椅子,而只能给小板凳,以示君臣尊卑之别。

即便如此,这也是格外的殊荣,大家一般都是站着,天子很少赐座的。

可见今天朱祁镇对杨洪是有多么的满意。

接着,大臣们又商讨了一些其他朝政事务。临散会,朱祁钰却是特意叮嘱道:“关于太上皇的下落,事关重大,诸位爱卿务必切记,暂时严守此秘密,不得外泄。”

“老臣一向嘴严,陛下放心好了。”已经七十六岁,须发皆白的礼部尚书胡濙第一个站出来道。

胡濙嘴严是出了名的。

当年他受朱棣之命,在民间暗访建文帝的下落,十四年后终于得到一些线索,当即回京跟朱棣复命,君臣二人聊至大半夜。

只是,这晚上二人到底说了什么,朱允炆到底是生是死,人在何方,朱棣不让说,胡濙就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无人知晓。

“胡尚书开口,朕自然放心。”朱祁钰点了点头,“希望其他诸位臣工也一样。”

这话摆明了就是不放心大伙儿,要大伙儿表态。

于是,于谦等人也陆续站了出来,各自发誓,表示绝不外泄此事。

等朝会散了,大臣们陆续离开,朱祁钰又把几个参加会议的司礼监太监叫过来,叮嘱他们道:“你们也不能乱说,知道吗?若是太后问起,也不能说。此事关系朝廷大计,太后心软,若是被她知道,老人家肯定会伤心难过。”

“陛下放心好了,奴婢们在司礼监十几年了,孰重孰轻拎得清楚。”

朱祁钰满意地点了点头,眉头舒展开来。

至于他此前承诺过的,一旦有了朱祁镇的消息,就会尽快告诉钱皇后的事,早就忘却脑后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