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峰会》最新章节。
纪云峰看着铁勇难受的窘态,不禁哈哈哈笑起来,伸手叫了辆黄包车,跟车夫说:“出城到近郊的坟地村宅。”
“得嘞!”
铁勇跟在纪云峰后面,坐上另一辆黄包车,喊道:“大哥,这么早就回家,不用去工部局汇报情况吗?”
“先回家再说!”
另一边,各国领事督长和董事抵挡不住来自租界内和本国的压力,对租界警署没有信心,更不敢指望毫无侦破经验的联合调查组,怕后续再发生不可控制的情况,无奈之下展开了对清政府的交涉,转移视线,顺水推舟,将矛头指向了清政府,要求其对教堂火烧案负责,必须交出凶手,给所有信徒一个交代。
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慈禧身体日渐衰微,权利被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总督间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把持,奕劻得知这一消息后,命外务大臣叶赫那拉.那桐负责督办此事。
那桐虽贵为叶赫那拉氏,但官运不太顺利,自认为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平素里保持着跟各部官员的良好关系,不吝惜金钱和财务,只希望在关键时刻,能有人支持他,彼此官官相护。可没想到,面对教堂火烧案这个烫手山芋,谁也不愿意受牵连,六神无主的那桐多次求见奕劻,想推掉这苦差事,都吃了闭门羹,只能转而投向袁世凯。
那桐知道奕劻和袁世凯表面和气,私下为扩充自己的政治地位,内斗不断,他对外是奕劻的亲信,其实早与袁世凯交好。袁世凯听闻此事,无法违抗军机处的旨意,安慰那桐道:“经历过八国联军共同进犯,那大人也算身经百战,洋人的目的无法是要些利益,如果能避免战争,赔些利益在所难免。”
“哎呀!我就怕他们要利益,太后现在身体病着,哪能听得这些事,弄不好我头上这顶乌纱要不保。”
“嗯,你认为这事件是何人所谓?”
“洋人再虎视眈眈也没必要烧自己的教堂,要利益的方法多得是,现在搞得天怒人怨,领事馆也是自顾不暇,这一任能不能平稳度过都难说。”
“凶手作案,目的无非是要公平,要正义,要金钱,要地盘,要复仇等等,这个事件的结果直指清政府,谁会得到好处呢?”
那桐很夸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恍如大悟道:“若非袁宫保指引,我还处在迷雾中,想消灭清政府,又痛恨洋人的只有革命党啊,我怎么没想到。”
袁世凯站起身,亲自给那桐倒上一杯茶,心说:你这老狐狸,明明想到了还要问我,不过是想试探我的态度。慈禧将死,光绪被困,推翻清政府,建立立宪政府的呼声此起彼伏,我办工厂、办铁路、办学校、办医院,是顺应实事,怎么会跟革命党扯上关系。一边想攀附利用我,另一边还要撇清关系,没那么便宜的事。想到这里,袁世凯试探道:“这事庆亲王怎么看?”
“他日理万机,怎么会把这事放在心上。”
“也是,跟洋人有关的案件,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在没有确切结论前,庆亲王不会插手。”
“我回去就发布公告,抓捕革命党,非要揪出这个幕后真凶不可。”
“那大人可要谨慎行事,现在革命党煽动性强,很得民心,务必除恶务尽,万一抓捕不彻底,再弄出个类似义和团的组织,后面可就麻烦喽。”
那桐刚端起茶杯,听到这话,突然手一抖,差点将茶水洒在茶台上,眼皮抽动了两下,连忙回复:“您说的对,说的对......”
那桐拜别袁世凯,回到府邸后内心不平静,他本想试探袁世凯的态度,结果越听越迷糊。清政府虽然掌控行政和外交权,但百姓反抗的呼声一日胜过一日,连街上的混混犯了案子都敢公然声称为革命大业负责,到底有多少革命党无从知晓,那桐怕自己实力不够,奕劻又闭门不见,弃自己于不顾,本想借袁世凯的北洋军队用用,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在看并不如愿,很多事还需从长计议。
既然涉及革命党,是直隶总督治下的案件,那桐又想到了张镇芳,于是又来到直隶总督府。本来租界都是洋人自治,清政府也同意租界内设立洋人自己的警察署,均配备国外相对先进的武器,并且清政府无权干涉。现在发生了案件,洋人自己无法解决,就想往清政府身上泼脏水,这种事张镇芳绝不会参与,别说堂堂直隶总督懒得管这闲事,就是真有心鸣不平,也需得朝廷下诏书,否则不明不白捅了洋人的马蜂窝,挨蛰也是活该。
张镇芳对各租界不断扩充地盘早有微词,听说有人烧教堂,起初还有些幸灾乐祸,是洋人自作孽惹出的事,罪有应得。可那桐上来将案件和革命党联系在一起,摆明了说自己治理不严,纵容了革命党,不悦道:“那大人可能有什么误会,凡是伤害朝廷和百姓的,我绝不轻饶,您说革命党在背后捣鬼,让洋人下不来台,跟我直隶省有何相干?这些革命党人都潜藏在租界区,我还想找他们要人呢,要不是有租界区打掩护,我早把他们清理干净了。”
“这......”张镇芳精明干练、快人快语,噎得那桐哑口无言。那桐定了定心神,赔上笑脸,解释道:“张大人莫急、莫急,我不是这个意思,现在洋人、革命派和清政府犹如三家鼎力,革命派虽然实力相对弱小,但他们稍有倾斜,这看似稳定的三角其实最不稳定。革命派公然挑起洋人和朝廷的矛盾,想坐收渔利,简直是痴人说梦,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我能力有限,怕万一不能和谈,洋人再要求割地赔款,咱们直隶辖区势必越来越小,权利进一步受限。您也好,我也好,虽说跟咱们没有直接牵扯,但作为大清的官员,哪能托得了干系呢?”
张镇芳曾在慈禧和光绪逃难时,施以援手,花光了家里所有银两,感动了慈禧,后来受到重用,又因为跟袁世凯的老乡关系,做上了直隶总督。他对朝廷很多政策不敢苟同,但做为大清官员,拿俸禄办事,就该尽到职责,凡事只考虑自己不是他的做人风格,况且事情闹大的后果还是百姓遭殃,他思来想去,答复道:“没有朝廷的懿旨,我不方便直接参与,看这样好不好,我派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张镇远协助那大人办案,他对督府内部事务十分熟悉,行动起来很方便,希望能帮到您。”
“张镇......他是您的亲戚?”
“啊,不是,因为跟我名字相近,我才发现这个人才,纯属巧合。那大人有任何事都可以吩咐他,不要有顾虑,镇远无法解决的自会来向我禀报。”
那桐明白,这个张镇远就是助手加监视的角色,说明张镇芳很关注案件的走向,也不希望事态恶化,能做的事会在幕后尽量帮忙。于是那桐欣然接受,表示感谢后带着张镇远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