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第672章 刘彻觉得不对(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最新章节。

红薯的亩产更吓人,最高的一块地亩产达到了五千八百斤。”

章武侯窦桑林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根本不敢相信,亩产能达到一千斤都是前所未有的高产粮食,

何况是数倍于此的产量,差点让他以为是在做梦,

多方核实后,他才相信这个产量是真的。

饶是有过心理准备,隆虑侯陈蟜等人还是被这个产量吓了一跳。

“彰武侯能说给我们听,想来已经核实过消息了吧。”

南宫侯张坐、阳陵侯傅偃等人纷纷看向窦桑林,

他们不太敢相信这个恐怖的产量,但也不太相信窦桑林会胡说八道。

“我当然核实过,大司农的人说,不是每一片田地都能达到如此高的亩产,即便是同一片田地,达到这个亩产后,下一年的产量也会下降。

但是不管怎么下降,从来都没有低于过亩产千斤。”

怎么下降都不低于亩产千斤?

现场一片沉默,

哪怕当初已经见证过新粮食的收获过程,知道新粮食非常高产,但是这个产量还是震惊到了他们。

“不知陛下打算怎么推广,现在种子有限,要推广到全天下,总要有个先后吧。”

同样的一亩地,比别人先种一年的新粮食,就要多收上千斤,甚至可能还要更多更多,

他们这些人,谁家中不是田连阡陌,谁要是只有一千亩田地都不好意思开口,

上万亩也只是平常,十万亩的才有资格称得上多。

大汉上下,拥有上百万亩田地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是他们这个级别的还不够资格。

当初的武安侯田蚡,最初只有田地七百多亩,当上丞相后没几年,据说占有的田地已经高达二十万顷,震惊朝野,

具体多少已经无据可查,即便达不到二十万顷也一定是个天文数字。

粟米等作物的产量不过百余斤,按照土豆和红薯的最低产量计算,两者之间的亩产差距也在九百斤左右,

谁要是有一万亩田地,都种上最高产的红薯,

不需要亩产五千八百斤,只需要亩产一千斤,一年的产量就能相差九百万斤。

简单算完后,现场响起一片吸冷气的声音,

“嘶……”

“这都是钱啊!”

想到这,现场众人再没有犹豫,

“我们应该主动为朝廷分忧,

想要推广这些新粮食,最快的办法就是从咱们这样的大户人家入手,咱们任意一家的田地都抵得上几十上百个普通人家,

有咱们的配合,新粮食会推广的很快。”

“对,那些贱民家中全指着那点田地活着,要是不会种新粮食,或者出点什么问题,家里就会饿死人,

我们这也是帮他们分担风险,他们还要谢谢咱们呢。”

“咱们主动向陛下申请率先种植新粮食,既能帮朝廷分忧,又帮那些贱民分担风险,真是一举两得。”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

未央宫,

“明年春耕时,就是新粮食开始推广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人把关系托到了朕的后宫之中,想要率先种植新粮食,

还说是在为朕分忧,想要尽快把新粮食推广到全天下,

你们说,朕该怎么办?”

刘彻也觉得这些人说的有道理,以他们的实力,全力配合的话,用不了几年就能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

但是刘彻觉得有些不对。

(今天已经用掉了本月唯一的请假机会,但是下午忙完了,抽时间更新一章,电,懂?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