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第6章 高产粮食的意义(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最新章节。

至于红薯的缺点,那能叫缺点么!

红薯比土豆更能抗饥荒,人快饿死的时候,有口吃的还挑什么毛病。

陆鸣带来的又都是现代改良过的品种,无论口感还是产量都比清朝的更好。

至于存储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土豆粉、红薯粉不香么?到时候每人拿个碗蹲在地上嗦酸辣粉吃。

卫青拿过土豆,仔细观看一番,感慨道:“能有如此产量就已经足够,莫非你是上天派来相助大汉的不成。”

“不不不。”

使不得呀,上一个被认为是上天派来相助大汉的是霍去病,二十三岁就没了,吓得陆鸣一波否认三连。

陆鸣又拿出那几粒干瘪的玉米粒。

“这个是玉米,产量不如土豆和红薯,和小麦相比,生长迅速,大约百日即可收获。”

有土豆和红薯在前,玉米的产量显得不够惊艳。

但玉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粮的重要组成部分。棒子面,玉米粥,窝窝头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滋养了无数饥饿的人。

小麦的生长周期高达两百多天,是玉米的两倍,仅凭这一项,玉米就遥遥领先,生长周期越短,人们就可以越快的吃上粮食。

“产量和小麦相比如何?”

小麦似乎已经成了卫青的计量单位。

“差不太多,但玉米要高一些。”

陆鸣老家那里种玉米的不少,常听到的就是亩产一千二三百斤。

“玉米的缺点是什么?”卫青没忘记刚才陆鸣说完产量后才说的缺点,有什么缺点还是早点说的好。

“不...不怎么好吃吧。”

其实煮玉米和烤玉米都可以说是人间美味,但这东西一旦晒干后,味道是真的不怎么样,陆鸣从小就不喜欢吃大碴子粥以及糊涂粥。

但是看着卫青的表情,陆鸣知道自己又说了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

大汉人民需要玉米粥,需要窝窝头,自己这话多少是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混账了。

这个缺点被卫青自动过滤。

伴随着连年征战,大汉朝的财政状况越发紧张,文景二帝的积累已经消耗殆尽,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卫青都看在眼里。

打仗让卫青从骑奴成为如今高高在上的大将军,可他并没有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

国家的现状他都看在眼里,却又无力改变,只能寄希望于早日打垮匈奴,减少朝廷的开支。

陆鸣带来的作物若是推广开来,岂不是整个大汉的百姓能多收获至少两倍的粮食。

养活更多人口,让更多人能多吃几口饱饭,陛下也能更轻松地筹集军费,早日彻底击垮匈奴。

“这三种作物只要有一样能达到你说的效果,你就能一生富贵。”

卫青知道,反击匈奴只是开始,四夷宾服,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才是当今陛下的目标。

陆鸣极有可能为陛下的宏图大业补上最后的短板,陛下又怎么会吝啬那一世富贵。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