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第484章 破颍川衣锦夜行(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最新章节。

转过身,找个没人的角落恨恨地捶了一下城墙。

……

“这城内的徐晃,还真挺沉得住气?”诸葛亮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没事,再给他加一把力。”陈辰笑着放下了手里的书,“维儿,你去提醒一下云长那边,让他们稍微用点力。”

姜维原本有些沉重的脑袋闻言一下就清醒了不少。

“诺!”

转身就要跑。

大晚上地呆在这里,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对了,一会儿你别想着偷偷溜去添乱。若是回来晚了……”

陈辰笑眯眯地看着姜维,扬了扬手里的书,“罚你抄这本书十遍。”

姜维一愣,扭头一看,封面上大大的两个两个字——《论语》。

只一眼浑身颤抖。

这一刻,他终于又想起来前段时间被陈辰所支配的恐惧……

……

东面火光由远及近,渐渐往颍川城的方向靠过来。

很显然,带队进攻的“魏军”将领是个相当有水平的人。

“将军!下令吧!”

“将军!杀出去!”

刚刚被他喝退的,又围了过来。

能活着混到现在的,有几个蠢人?

继续留在颍川城=等死,这种极其简单的道理,大部分人都是能看出来的。

而求生,是人类本能。

看着自己麾下的将领和士卒,徐晃有些动摇了……

还没等徐晃说些什么。

“噔噔噔”,一连串的脚步声从楼道处传来。

徐晃抬眼看去,是自己任命的斥候负责人。

“将军!哨骑来报,说看到汉军营寨之中,有张字将旗闪动!”

张?

徐晃动摇的更厉害了一些。

如果是张辽,能打成这样,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一定是张文远将军!”

其余大小校尉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一时之间,城头魏军的情绪高涨了起来。

众人再度向徐晃请战。

终于……

“传令下去,整军,准备出城,聚歼蜀狗!”

在场众人皆是大喜,“诺!”

……

诸葛亮和陈辰登上颍川城头的时候,恰逢日出时分。

一夜未睡的两人,精神都显得有些萎靡。

“下一次,我绝对不会跟你一起疯了。”诸葛亮抬手,用羽扇挡住脸,打了个哈欠。

“哼,年纪大了,别不承认。”陈辰抹了抹眼角刚刚因为打哈欠而流出来的眼泪。

诸葛亮只当没听到,转过身看向陈辰,“没记错的话,启明似乎就是颍川人士?”

“雍国公竟然还记得在下出身啊?不容易不容易。”陈辰一脸惶恐的表情。

“不如,启明带我去陈氏府宅上看看?”

“不去,要去你自己去。”陈辰摆了摆手。

“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启明真不去?”诸葛亮眯着眼睛笑道。

“嘿?你不会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最后什么下场吧?”陈辰同样眯着眼睛看着诸葛亮。

真是的,能不能不要对你们高祖皇帝的竞争对手这么崇拜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