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往事1888:囚城》最新章节。
张澜说,“大太太说的关于开仓的事。”
赵善禾倒是不敢轻易的把账本拿出去,但是他在这西田庄已经等候多时,等了一天又一天,终于等到张澜了,他便毫不犹豫的把仓库的账本拿给张澜,赵善禾以为张澜找他,会直接说开仓的事,但那边已经经过了大太太的同意,他的心理更安稳了一些。
赵善禾对张澜说道,“张澜啊,已经等了你多时了。”
张澜无奈的说,“老爷不在啊,大太太那天才想起回铺子里,我只好对大太太说了。”
赵善禾双手颤抖着把账本拿给张澜,张澜接过了账本就直接去找大太太了。
这天的清平城,在赵府不远处的地方排了好多的人,排了三里。这天是十二月底的最后一天,在东城店铺的门口,摆放着几十吨的粮食,前天晚上,城里就贴上了告示。告示内容:
每家每户每人可领取一袋粮食,加五尺布匹。告示一出,清平城的人纷纷往赵家门口走去,那天大太太在后园中赏着花酒听到了赵府门外的嘈杂的声音。
那些在赵府门外的老百姓领完了粮,在赵府的门口磕了一个头才走。
张澜在东城店的门口,说道,“这是赵府中大太太的意思,大太太说的开仓,西田庄的粮就分发给大家了。”
张澜说完,老百姓纷纷的感谢起大太太,他们没有见过大太太,对赵府的事,略知一二,大概有人知道大太太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在这赵府之外,大太是最会某事的人。
大太太乙真并不害怕赵舢回到府中之后,这件事赵舢怪罪下来,她早想好了计策,等赵舢回到府中时,她已把所有的计划已经完成。
那一天中的粮发的差不多了,西田庄的粮食发了一大半,还剩余五十万斤的粮食,大太太想,这城中的生意也就这样了,她就又让阿索叫来了张澜和周和,商量一下,把这件事告诉赵舢。
吃晚饭的时候,大太太把这件事告诉了三太太,吃过饭之后的饭菜还没有被收拾了去,大太太表情严肃的对三太太说道,“端锐,你等等。”
三太太等二太太和四太太走了之后,才问道,“姐姐,找我有什么事?”
大太太说,“是今日开仓的事,你知道的吧?”
三太太说,“知道。是张澜私自做的决定?”
大太太说,“你有什么看法?”
大太太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对那些粮食不了解的,哪里用得上就给哪里用了,咱们这些人啊,反正一日三餐就吃那么多的东西,吃多一点就吃不下的,这城里城外的饥荒,给他们也好。”
大太太说,“开仓是我的注意,我想老爷回来之后,是没有办法交代的,没有办法交代。”
三太太说,“西田庄的粮多了去了,老爷能说什么。”
大太太说,“明天张澜和周和来到这园子之中,你也来吧,我让阿索去叫你,我知道你平日里没有什么别的事做,你这心善,你看这城里城外也会心疼不是。”
三太太说,“也好,明个一准儿来到这里。”
说完,三太太就回到了西后园,三太太根本不想管那一档子事,只不过,大太太把话说到了那里,她来听一听也无妨。
三太太回去之后,大太太也回去了,她不知道,她该不该把这件事,说给三太太听,说了也罢,她的心里就踏实了一些。
阿索大致是了解了一些放粮的事,倒是没有在阿心的面前说什么,即使阿索不说什么,阿心也是明白的,这件事是大太太的注意,二太太的心理也清楚的很,大太太不过是看那城里城外的百姓过得不安生,想给一些救济罢了,她之所以不说什么话,是因为二少爷青络刚出生就遇上了这样的光景,她不知道这对青络来说是凶兆还是吉兆。
第二天,韩春陪四太太去了一趟街上,这街上的光景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以前的时候,好歹这街上也有不少人的,现在看不到几个人。
这边的东园里,大太太已经坐在亭子中等张澜和周和了。
阿索在赵府的门口等了一会儿张澜,这店里突然一下子冷清了起来,张澜在店门口看到了阿索,就朝阿索的方向走了过来。
张澜说,“阿索,你在这里等会儿,周和马上就到。”
阿索说,“是的,我就在这里等着,大太太说了,让我在这里等会儿,再去准备些糕点什么的,给你们带回去,平日里,你们忙,大太太也忘记了这些事。”
张澜说,“糕点倒是不用了,等会儿周和就行了。”正说着,周和就走了过来,周和和张澜和阿索打招呼说,“看你们已经在这里了,还是东城方便一些。”
阿索说,“走吧,周和,我和张澜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会儿了。”
周和就跟阿索和张澜去了赵府的东园去了。
周和见到大太太就说,“大太太等了有一阵儿了吧。”
大太太说,“周和,张澜,你们坐,昨天的事情进行的还顺利?”
张澜说,“没有什么不顺利的,老百姓只顾着感谢这赵府了,就是不知道这之后怎么向老爷交代。”
大太太正想说这件事,张澜就说了出来,大太太说,“你们说一下对策,”正说着,三太太走了过来。阿索一看三太太走过来了,说道,“三太太你来啦。”三太太看了阿索一眼。迈着细步子向东园这边走来。
大太太看到三太太过来了,赶紧让阿索,给三太太拉来了一个椅子放在自己的身旁,张澜和周和向三太太打招呼,“三太太好。”
三太太点点头,拿着帕子就坐到了大太太的旁边。三太太一坐好,阿索就去准备点心了,阿索准备了一些点心给张澜和周和带回去,还为三太太准备了一碗汤,晚些的事情,再由她亲自的送到三太太的房间去。
三太太坐下之后,大太太说,“张澜,你说说你的意见吧。”
张澜说,“大太太,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不知道三太太有什么意见吗?”
三太太看了周和一眼,想从周和的眼中看出些什么情绪来,周和坐在那里低着头,并没有发现三太太在看着他。
大太太说,“三太太,你倒是说说你的意见。”
三太太说“这事有什么不好,大太太既然已经做了,说明这件事可行,我相信你行了吧?大太太。”
大太太想了一下说,“这个时候你说我说的都是对的,那是你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三太太说,“你们聊你们的,我在旁边听着就是了。”
张澜一看,这两个太太都没有什么意见,他也只能自己发言了,周和倒是一句话没有说,周和没有什么意见。张澜说,“大太太,既然是好事,老爷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回头,我就写信给老爷说明情况,说这事,是我的注意就行了,不提两位太太。”
大太太说,“这怎么行呢?万一老爷怪罪下来,照实话说话,把那些账单子拿给老爷,这日子都过不太平了,还要那些粮食做什么。”
这时,阿索拿来了点心,放在大太太身旁的桌子上,大太太拿起点心说道,“张澜,你拿着。”说完,又把另外的一盒子点心给了周和说道,“你也拿着。”
张澜一看大太太竟然拿出了点心,他只好收下,说,“就这么定了,大太太,这本是好事。”大太太厉声说道,“信可以写,怎么写随你吧。”
说完,大太太就回到了房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