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大战僵尸的那些岁月

第507章 仙之人兮列如麻(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在植物大战僵尸的那些岁月》最新章节。

“噗!”

听到泽尔洛爆出的惊天大瓜,温蒂好悬没被刚刚吸进嘴里的果汁呛死。

剧烈地咳嗽了一会,她才缓过神来,露出一个不可置信的表情:

“你刚刚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是谁被掳走了来着?”

泽尔洛把玩着手中的拌线装置,耐心地重复道:“被救赎天路掳走的,正是冰雪家族那位五岁的小郡主。”

他的语气很是平静,似乎一点也没为此感到激动,这是作为情报商人应有的职业素养。

“救赎天路···是那群臭名昭着,丧尽天良的人口贩子吧。”

光是提起救赎天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温蒂感到无比晦气。

“您说的一点没错,摩登世界也没有第二个救赎天路了。”

泽尔洛点点头道,他那副护目镜上的七只义眼不停闪烁着,似乎是在预示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这个该死的邪恶组织宛如一颗毒瘤,寄生在花园阴暗的角落。

假借救赎世人之名,干的却是各种伤天害理的恶事。

包括但不限于人口贩卖、非法拘禁、器官摘取、电信诈骗···

数目之繁多,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简单来说,凡是能够出现在刑法上的罪名,救赎天路基本都有涉猎。

在这些犯罪活动之中,又以人口贩卖最为猖獗。

猖獗到何种地步?甚至每当世人提起救赎天路时,都只记得他们专营人口贩卖,从而忽略了这群畜牲犯下的累累罪恶。

稀有的种族?卓越的天赋?优质的身体?复杂的背景?

以上全都无关紧要,救赎天路统统一视同仁。

在这群恶徒眼中,人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待价而沽的商品,更是一张张行走的世界点券。

为了获得价值巨大的商品,救赎天路的成员无所不用其极。

欺骗、诱拐、胁迫、强掳、绑架···

不论性别,不论种族,不论年龄···

就算目标是身份高贵的帝国皇储,只要有利可图,被世界点所驱动的他们甚至敢去直面元首亲卫的利刃。

救赎天路的据点隐藏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据说那里的阴森与恐怖比充满硫磺气息的滚烫地狱还要令人窒息。

“商品”被他们囚禁在狭小漆黑的铁笼内,受尽屈辱与苦难。

纵使哭泣声与哀求声此起彼伏,也不会得到哪怕一丝的同情与怜悯。

在利益面前,救赎天路的成员绝不吝啬动用各种心狠手辣的手段。

作风之劣,自然吸引到了不少天生恶人与走投无路的亡命徒加入。

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不断壮大和延续,时至今日,成为摩登世界最为庞大的综合犯罪集团。

除此之外,在救赎天路背后,恐怕也少不了某些权贵世家的支持。

要是再往深些想,说不定他们还和和某些阵营的高层人物有所联系。

若非如此,救赎天路又怎能稳居联邦与帝国的通缉榜首,还没被双方联合剿灭?

但这次,他们可真是踢到一块钛合金钢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