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董卓入京前开始

第68章 古之恶来,陈留典韦(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董卓入京前开始》最新章节。

太史慈见状却是毫无惧色,眼神骤凝,手中短戟宛若穿花的蝴蝶,轻盈一挑,只听“铿”地一声脆响,便精准地格开刺向咽喉的长戟。

与此同时,太史慈侧身顺势一闪,避开下方攻击的同时,顺势欺近典韦身侧,手中短戟当即直刺其肋间。

“哼!”

典韦见状,顿时冷哼一声,只见其左臂猛地一沉,手中稍短一些的那把铁戟瞬间回防,只听“当”的一声,便将太史慈的短戟格挡在外,刹那间,火星四溅。

太史慈见状不由轻叹一声,露出些许失望之色,随即抽回了左手的短戟,在侧身避开了典韦右手回击的同时,又将手中的短戟顺着戟杆削向了典韦手指。

典韦见状却是不慌,手腕猛地一拧,右手上的铁戟便如蛟龙翻身,反手砸向太史慈腰间。

先前便已在典韦手上吃过暗亏的太史慈哪敢硬接,连忙撤步后跃,险险的躲过了这一击!

紧接着,典韦又继续乘胜追击,手上双戟大开大合,每一击都发出一阵阵的破空声,似要将空气撕裂。

而太史慈则凭借着敏捷的身手,不断辗转腾挪,在躲避典韦攻击的同时,手中短戟的攻击亦是没有停下。

在典韦密不透风的攻击中寻隙而动,或挑、或刺、或撩,专打典韦招式转换瞬间的破绽。

但奈何典韦力气实在太大,铁戟挥舞间,密不透风,逼得太史慈只能且战且退,慢慢寻找时机。

一旁的众人看了尽皆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有一人伤到对方的手上!

突然,只见太史慈矮身再次避过一记横扫之后,便如猎豹般窜到典韦身后,双戟并击,刺向典韦背心。

而典韦却是仿若背后长了眼睛一般,双戟下意识地反手后抡,只听“砰砰”两声,便再次将太史慈蓄谋已久的攻击挡开。

“乒乒乓乓!”

片刻间,二人便交手了数十下。

战至酣处,太史慈瞅准典韦一次发力过猛、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飞身跃起。

两双短戟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直取典韦首级。

典韦见见状却是临危不乱,双腿扎稳马步,双臂肌肉隆起,硬是将双铁戟举过头顶,准备拼尽全力格挡,太史慈这凌空的一击。

这一下如同陨石撞地般的撞击,二人皆不由面色一变,被震得后退数步,其脚下土地都隐隐踏出了几处脚印。

“住手!”

就在二人略微调息了一下,准备再度交手之际,崔钧终于忍不住出言制止道。

二人下意识的停住脚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人群中的崔钧。

“主公!”

太史慈见状当即放下兵器见礼道。

典韦闻言,不由微微一愣,随即也是反应了过来,忙将手中铁戟朝地上猛的一插,抱拳行礼道:“陈留典韦,见过使君!”

闻听典韦自报家门,崔钧这才确信自己没有认错人,当即上前扶住典韦的手臂,笑着说道:

“吾闻典君之名久矣!奈何一直缘悭一面,今日一见,何幸之如!”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