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塞音老仙闹大明》最新章节。
塞音二十五年年底,三王派出的先遣队就出发了。
三位藩王选择抱团取暖,并没有各自建国,而是采取了相当务实的态度,就是先在南澳把定居点建设起来。
他们的定居点就在牛角半岛,毕竟离自家亲戚(朱权的大宁国)比较近,心里踏实一些。
这个地方后来就叫三藩城。
但三王距离出海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把他们的户领民,共计超过10万人送到遥远的南澳,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小事。
三王除了靖江王手底下有三艘可以用于远洋航行的海船,沈王和安王连大海都没见过。
这种情况下只能租借船只。
好在西洋垦殖的商船是跑安南到新唐这条航路的,双方磋商后,西洋垦殖的货船可以从广西钦州港(北部湾)搭载三王的领民,然后一路送到三藩城。
这项服务肯定是要收费的,而且西洋垦殖的货船也不可能像邮轮那般舒服,通常是能塞多少人就塞多少,条件比那些被贩卖的奴隶强点儿有限。
足足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才总算把人送完。
海上的颠簸,水土不服已经风暴等等,总共夺取了一千多移民的生命。
阳阿康是三藩十万领民中毫不起眼的一个,朝廷充分考虑了三王出海的路线,拨给他们的户口主要是广西布政使司的桂林府和柳州府等地的民户。
阳阿康家是桂林的,他们整个村子都被划给了三王。
其实广西人是很不愿意出海的,由于塞国拿下广西四府之地,这些年随着明塞经贸交流,塞音教也在秘密传播,很多百姓心里都有个无法言说的梦想:
说不定哪天塞国把广西其它地方也接收了,大伙儿就可以做塞国百姓了。
这下被一竿子捅到都没听说过的南澳,很多人心里相当没底儿。
不过阳阿康才不操这些心,他今年才十五岁,什么活儿都会干,但还不算成年。
听前头的人捎回来的信,南澳和大明季节相反,这边是冬天,那边还是盛夏。
听说那边森林茂密,还有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桂林的山水当然也很好,但少年的心更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特别是阳阿康这样的捕蛇能手,早就和族中兄弟们商量到了那边,天天烧蛇肉吃。
大人们忧心的还是生存问题,为了安抚人心,靖江王已经命人张贴了告示,并且派王府官员负责解说。
目前得着的信儿还是效仿大宁国章程,过去之后把大伙儿编到生产队,先把耕地开垦出来。
不过三王没人家宁王那么财大气粗,可以直接管两年的大锅饭。口粮是要从工分里头扣除的,等于付出相同工作的情况下,这边分到的田地肯定比大宁国的领民要少许多。
只是这种消息是不可能让老百姓知道的,大伙儿只是乘坐一艘艘大船,漂泊到不可预知的下一站,接受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