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赵宋

第110章 何为民族?(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再见了,赵宋》最新章节。

“还有一点,我们也应有思想准备,堡垒往往是先从内部攻破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军队的绝对忠诚。不只是军队,其它方面也是一样。所以,在跳跃式发展的同时,我们应更注重各方面的体系建设,要以体系的力量来确保团队的忠诚度,不会因某些变故而产生重大的滑坡。”

“老三你这样分析,我才觉得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李子强被陆少峰说服了,本来他看到了对手的进步,就急着想如何从战术战法上去应对,而忽略了军队面对新形势时针对性的思想工作。

现在觉得自己还真是有些唯武器论的成分在作祟,战争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事情,成败也不单单是在战场上。

“所以,我们争了这么久,当看苏大柱主动让战士们先挨对手一顿炮弹的做法,还是值对提倡的。倒不是我不珍惜战士们的生命,而是为了在以后少付出一些代价。苏大柱这样的人,可能没有我们想得这么深、这么远,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就如我说,今后的技术发展将主要依靠学生们一样,大战也是一样,有了苏大柱这些人,我们的力量会更加强大,这也是值得欣慰的。”

“切,好话坏话都被老三你一个人说了,还争个毛线啊。”

赵志伟最后这句话,算是将原本略显压抑的气氛松快了许多。

这时,一直在外面偷偷观望的苏浩,见三兄弟已说笑起来后,才敢进来搭话。眼睛时不时地瞥向陆少峰,只要一见情况不对,他就要准备跑路。

“小浩,眼睛往那儿看呢,放心,老三吃不了你,怕什么?”

赵志伟见状,就拿苏浩寻开心,还挤眉弄眼地示意他跟陆少峰去说几句。

“大哥,我不是怕你们打起来嘛,到时候弄得里外不是人。”

苏浩嘟囔一句,把三兄弟都逗乐了。

“哈哈,小浩,三哥问你一句,你说我们镇永军是为谁作战?”

陆少峰见苏浩这样,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

“三哥,报纸上不是说了嘛,镇永军是为两府、为楚南的百姓作战的,没错吧?”

苏浩老老实实的回答,这个问题自打镇永军成军后就以各种形式提及,战士们也牢记在心,他不明白陆少峰此时提这个问题是为了什么。

“没错,那等我们明年拿下楚南以后呢?镇永军就能不思进取了?”

这个问题苏浩回答不了,也不敢回答,有些不安地向李子强投去求助的目光。

“你别看老二,回答不了不是你的问题,我跟你大哥、二哥都还没有统一思想呢。”

镇永军为楚南百姓作战的口号,固然没有错,这是当时为了不让镇永军的野心不完全暴露于世人面前的提法。但拿下楚南之后,镇永军的雄心已大白于天下,陆少峰觉得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要换一种提法,或者说是理念上的一次升华。

要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要让镇永军真正成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军队,陆少峰想提出民族的概念,即华夏民族的概念。

本时空的民众,绝大多数是没有民族认同意识的,可朴素的民族思想早已发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左传》中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在本时空强调这一点,并以此为民族意识教育的切入点,并没有丝毫的突兀。

“小浩,如果说,镇永军的最终目标,是为我华夏民族服务,为我华夏民族打下一大片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这一点你能理解吗?”

陆少峰紧接着问道。

苏浩是本时空的精英们,跟三兄弟的思想最接近的一个人,陆少峰想借机测试一下苏浩的思想认知。

“三哥,华夏民族怎么理解?是不是自大汉或大唐以来,所有治下的汉人或其它人,都能称作华夏的族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