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第229章 升或死(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最新章节。

“那一品楼今日闭门谢客,小的只能远远瞧着,孙同知进去后不久,里面出来五六人,各自坐着马车离开。”

周显立刻问道:“可查到都是什么人了?”

“小的怕被发现,并未上前,只瞧见那孙同知对其中一位被称为冯老爷的人格外恭敬。”

周显并不满意,让人继续去查冯老爷,却被沈逾白阻拦。

他们才来通城,大可不必如此焦急。

当务之急该是先安顿下来,让众人好好歇息。

有周显等人帮忙,屋子打扫起来极快,待到傍晚,众人草草应付了一顿,便尽数睡了。

两个多月的舟车劳顿,就连周显也是疲惫不堪,这一夜大家睡得格外沉。

待到第二日天色大亮,沈逾白起床时,发觉门里被人塞了一张纸条。

捡起来一看,那字歪歪扭扭,松散无神,仿若刚启蒙的幼童所写。

上面只六个字:勿听、勿看、勿言。

沈逾白眸光一沉,看来这通城比他想的要复杂许多。

这信自是被递到周显面前,周显脸色难看至极。

作为沈逾白的护卫长,竟在有人将信递到沈逾白的屋子都不知道。

此次是递信,若下次行刺杀之事又当如何?

“此次是我疏忽了。”

沈逾白却道:“周护卫长不必自责,本就是我让你们歇息,况且我才到通城,不会有人下狠手。”

他到底是圣上亲自指派的知州,若他刚到任就出事,通城某些人就要以谋反论罪了。

周显沉声道:“此事绝不会再发生!”

新官上任,自是要去拜访上峰。

州分为散州和直隶州。

直隶州直接归省级管辖,位同府。

而散州与县城地位相当,只是人口、管辖地界等均大于县。

如建康府,实际就是从直隶州升为府,当初的崔明启虽名义为知州,实际是行知府之责,管辖数县。

通城却是散州,归丹阳府管辖。

昨晚沈逾白解释给苏锦听时,苏锦拿着小本本记了好一会儿才理清楚。

“所以你这知州跟你老师的知州不能比是吗?”

沈逾白道:“老师回京述职后,建康府知州已经更改为知府,与丹阳府知府相当。”

“你老师那属于特例,实际你这知州应该归知府管辖了。”

而此刻,沈逾白便带着两个护卫坐着马车去了丹阳府拜访知府。

接待沈逾白的是谢知府的管家。

那管家派头极大,只丢下一句“老爷不在”就坐在沈逾白对面喝茶,并不再开口。

那姿态,仿若他与沈逾白平级。

自古丞相门前三品官,纵使知府大人家的一个管家,也要尊一声“先生”。

只是敢坐在朝廷命官正对面的管家属实不多见。

沈逾白并未多留,告辞离开。

出来时,天色已晚,想天黑前赶回通城是不能够了。

沈逾白带着两名护卫去客栈开了两间房。

原本沈逾白想开三间,却被两名护卫推辞了。

他们二人需轮流守夜,一间房足矣。

这家客栈二楼为客房,一楼是食肆。

临近晚饭,一楼坐了不少客人。

彼时,沈逾白与两名护卫坐在墙角的一张方桌前用晚饭。

食肆十分热闹,食客们天南海北地闲聊,兴致盎然。

“听说通城又来了个新知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简介: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动漫女主小智的旅行结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少年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小智。他以神奇宝贝大师为目标横扫各大联盟,结识各地区女主,留下一场无憾之旅。
无聊的青铜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