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景泰:太后恕罪,是朕鲁莽了》最新章节。
以陈循的能力,担任户部尚书还是欠妥当了一些。
朱祁钰并没有直接否决王直的陈书,只是说道:“大冢宰,孤记得内阁首辅曹鼐,内阁学士丁铉皆捐躯于土木堡。如今内阁亦是百废待兴之时,全赖陈卿一人之力,令其再兼任户部尚书一职,两副千钧重担皆在陈卿一人身上,孤有些于心不忍。”
王直倒也干脆,既然殿下否了,那想必殿下早就敲定了人选,当下便问道:“臣确实考虑不周,依殿下之见?”
朱祁钰不答反问:“周忱任江南巡抚多少年了?”
听到朱祁钰说起周忱之名,王直愣了一愣,随后答道:“周忱已担任江南巡抚二十载。其任职期间,江南税粮增加三成之数。在当地推行济农仓,当地农户若遇灾年可向官府借支粮、种等物,待来年丰收时奉还。二十年来,江南之灾,周忱多自行其解,造福一地之百姓。”
不愧是进士及第的猛人,哪怕古稀之年,朱祁钰随便报出一个官员,王直竟对其如数家珍。
王直此时亦在诧异,殿下怎么会突然想起周忱这号人物?
看周忱的政绩,绝对是有大功于社稷,但经宣德正统两朝二十年不得升迁,原因也很简单,便是周忱这人有变法的嫌疑。
曾经更因为在多省推行“平米法”之策,遭到胡濙弹劾,称其更改祖宗制度,有专擅科敛之嫌。
像胡濙、王直这种浸淫官场数十年几朝老臣,往往都是稳重有余,进锐不足。更有王安石变法的前车之鉴,所以向来推崇太祖制度,认为法不可变,故对周忱这类标新立异的臣子相当忌惮,有刻意打压之嫌。
殿下忽然提及此人,难道殿下要?
胡濙和王直觉得自己该做一回谏臣了。
二人心中的忧虑,朱祁钰也心知肚明,变法之所以难,难就是难在让既得利益者去革他们自己的命。
当下便给他们喂了一颗定心丸:“京城缺粮,而江南富粮,着周忱携江南余粮以漕运入京。另孤对其济农仓一事颇感兴趣,若真有利于天下百姓,可效仿之。”
王直试探道:“殿下,周忱还有一法为平米法,殿下如何看待?”
朱祁钰面露不屑道:“祖宗制度不可废。太祖定下的税法岂可因一人而改?”
听到朱祁钰如此回答,胡濙王直二人才稍稍定了心。殿下爱民之心,令人动容。
王直:“殿下,户部尚书一职?”
“先令陈循以侍郎职行尚书权。周忱其人,虽有变法嫌隙,但有爱民之心。孤有意与诸卿对其考量一番,若只推行仁民之策,念其二十年巡抚苦劳,可稍作拔擢。若冥顽不灵,妄图改祖宗制度,孤看他巡抚这位置也不用做了。”
还有这种好事?那在考核周忱之时,臣等要出一份力了。
两大朝务已结,胡濙又起身道:“殿下容禀,臣还有一事。”
“禀。”
“礼部左侍郎杨善,吏部郎中李贤,二人于土木堡一战侥幸生还,于今日回京,如今正在家中,还问殿下当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