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仙宫学种田

第26章 灵植西砂(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仙宫学种田》最新章节。

江临伸手摘取一颗悬空的鸡仙豆,仔细端详起来。

“别看了,这是我培育出的绝灵种,外面不可能种植出来的。”

既然酉鸡和观景都给出答复,江临也不在胡思乱想,依次拾取完鸡仙豆,捧在掌心。

“接下来是种植?”

“不错,你的首要学习的,就从种出毫无灵气的土壤中,培育出十二株鸡仙豆。”

走到一处土坑前,酉鸡四处嗅了嗅,然后瞄准其中一处,用爪子挖出迅速挖出条银色蚯蚓。

它一边金鸡独立,一边将银色蚯蚓夹在爪子上,伸向江临。

“仙宫这里没有地脉,有的只有其他帮手,你要尽可能的利用它们。”说完,酉鸡颇为不舍的把蚯蚓扔向地面,任由其钻回土层中。

没有地脉加持?

这偌大仙宫,种植祖宗十二生肖仙的故居,岂会没有灵韵地脉。

江临偏不信邪,试图观景瞄向仙宫地下。

可在下一刻,仿佛有股强劲电流贯穿了大脑皮层,江临神经意识模糊,眼前漆黑一片。

好在这种不适电击触感很快恢复,才让倒地痉挛的他从窒息中挣脱。

“胆子不小,还敢探寻仙宫地脉,这下知道什么叫做禁忌了吧。”

眸光汇聚焦距如初,站在原地的江临打了个冷颤,注意力立马投入到田地中。

在经过酉鸡一番教导后,江临亲自上手松土、播种、浇水。

没有锄头,就用手掌松动土壤。

没有水桶,就口含一次次浇灌。

看的一旁审视的酉鸡直皱眉头。

“我这里虽然没有当年仙器农具,但是法器农具倒是还剩下不少。”

蓄满一大口湖水的江临直愣愣看向酉鸡,两侧腮帮子因超载,憋得通红。

最后,经过夯实土壤,雨露均沾,十二枚鸡仙豆算是全部种植完成。

酉鸡仙看着江临不知疲惫的农耕,而且还熟悉了调动蚯蚓帮忙松土,满是欣慰点点头。

“这‘银环地龙’可是松土的一把好手,只要你掌握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地段,便能寻到踪迹,剩下的只需用干扰其钻地意图,按照路线指引地龙前进,即可有效完成松土。”

说白了作法很简单,江临只是用一块石子,不断隔绝银环地龙逃跑路线。

而若是进入地层下,他就会按照酉鸡教的“跺地法”。

双脚平行站立,脚跟对齐地龙钻地入口,猛力爆发践踏地面,就能把银环地龙震出来。

这招看似蛮力跺地,实则就是一股脑发力,毫无技术含量。

要不是酉鸡说漏了双脚跺麻了就换单脚,江临差点被它唬住了!

“你的种植热情果然没让我看错,好了,今日教学到此为止,待鸡仙豆下一轮生长时,你再出现仙宫即可。”

见江临迟迟没有回应,酉鸡转头一看才发现,如今江临正痴痴望着地上摆的法器,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实话跟你说,眼前这些法器,看似使用得心应手,实际上是因为在仙宫的缘故。”

“此处没有灵气限制,就算是给你一把仙器,你也能驾驭得游刃有余。”

闻言,江临疑惑看向酉鸡仙。“也就是说,级别到了法器的农具,使用时都必须要求有修为?”

得到酉鸡仙点头回复,江临强颜欢笑,扭头转身,不再奢望这些遥不可及的梦。

然而,正当江临迈步离开仙宫时,身后一声鸡鸣,震得仙宫尘土飞扬,瓦砾四溅。

待汹涌澎湃的鸡鸣戛然而止,他才敢回身望去。

就看到,酉鸡不知何时飞到了穹顶之上,浑身羽毛似火焰燃烧,高耸鸡冠似赤玉雕琢,双翅展开仿佛能遮蔽整座天穹!

“待鸡仙豆成熟之际,本仙会助你完成心愿!”

随即,眼前画面顺时针旋转,仙宫景象归于黑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仙从一点灵根开始
修仙从一点灵根开始
玄幻小说,废柴仙二代,得到神秘石珠后,各种灵丹妙药法宝法器在石珠内能够复制,还有一个葫芦有用不完提升修为的神秘灵液。懵懵懂懂的他只是个开始。。。。
榨菜瘦肉粥
师兄说得对
师兄说得对
“徒儿,你有大仙之资!当师傅说着这话将宋印送进丹炉的时候,宋印就明白了...振兴正道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咸鱼军头
迷失在修真界
迷失在修真界
关于迷失在修真界:康浩和他的同学一起旅游,无意间来到了修真界,在这里,他们语言不通,大字不识,别说修炼,生存都是问题。在陌生的世界中,他们将何去何从……
会飞的乌龟1
综武:和女侠关系好点没毛病吧?
综武:和女侠关系好点没毛病吧?
“灵珊妹妹,你那令狐大哥不靠谱啊~“邀月姐姐,那个江枫一点都不心疼你~“龙儿宝宝,这蜂蜜虽好不过我做的素斋也不差~“黄蓉嫂嫂,郭靖大哥虽然木讷一点,不过你还请……自重啊
烤肉大仙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关于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有感情线,非后宫文,非第一人称,轻搞笑,且本书较为慢热,主角非圣母,非特殊情况下遇强敌能跑则跑,不会硬拼,有五大国国战情节,谢谢支持。)我穿越了,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世界里面。没想到我穿越一个国家的王子身体里面,这实在太棒了!终于可以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左拥右抱的日子了。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自己穿越的这个国家两年后就要灭亡了。这可怎么办啊!……无意中我看到了一
万诗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