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就在今日

第332章 君王死社稷(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节。

他果断地指挥大军展开了昼夜不停的猛烈攻城行动。

在战场上,巨大的霹雳车不断发射出巨石和火罐,砸向城头;而勇敢的士兵们则扛着云梯,奋不顾身地冲向城墙。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声响彻云霄。

尽管秦军攻势凶猛,但敌军凭借着有利地形拼死抵抗,使得攻城进展异常艰难。

在连续攻打了三天三夜之后,秦军遭受了近万人的伤亡代价。

最终,在全体将士的不懈努力下,秦军成功突破了故道关口,打开了通往北方的通道。

这次胜利不仅让秦军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地位,更彰显了阎苍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秦军非同凡响的战斗精神。

自故道之后,便是晋国朝廷所在的安平郡,那里繁华昌盛,宫殿巍峨耸立,市井喧闹非凡。

而上京作为晋国的都城,与故道关口的距离不足一千二百里。

这意味着,如果阎苍率领他的军队日夜兼程地疾驰奔袭,不出十日便可抵达上京城下。

就在秦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了故道之后,这一消息犹如惊天霹雳,瞬间传遍了整个晋国。

一时间,朝野震惊,人心惶惶。

原本井然有序的晋国朝堂如今已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大臣们惊慌失措,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有人主张求和,认为应以和谈来避免战争进一步扩大;有人则坚决主战,誓言要与秦军决一死战,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而此刻,朝堂上最多的一个意见就是‘再迁都’。

“迁都?朕绝对不同意!再逃下去,晋国就彻底完了!”

逃出安平郡,他们还能去哪儿?跑到草原上当部落酋长吗?

韦真对着整个朝堂大声咆哮,他是天子,是仙人转世的大能,他能够容忍自己暂避锋芒在上京城东山再起,却绝对不能允许晋国成为一个流亡政权。

“皇儿...”

朱太后看着一脸愤怒的皇帝韦真,心里满是悲伤,她没有想到强大的晋国竟然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曾经她满心以为自己的丈夫会继承大业统一天下,然后自己的儿子会在一个和平时代坐上皇位。

但是现在呢?从丈夫在位时晋国连年天灾人祸,就开始一步步走向衰落,到了自己儿子这一代更是被打得‘仓皇’迁都,而如今秦军已经离上京不到百里之路,莫非天真的要亡晋国吗?

“报——!西部哨所陷落!秦军先锋部队已经进入上京城范围!“

还不待朝堂上的争议有个结果,一名传令兵染血的战靴在大殿金砖上拖出蜿蜒血痕,韦真攥着龙椅扶手的指节已然发白。

他望着丹墀下匍匐的军士,喉间泛起铁锈味——那是昨夜咳在帕子里的血。

“陛下!“大宗正韦素出列时身上的衣袖擦出清脆的声响,“请即刻移驾北方行宫,臣已备好三千解军卒...“

“王叔是要朕做亡国之君吗?“

韦真猛地起身,十二旒玉藻撞在眼前叮当作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