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权力王座:开局重生县城公务员》最新章节。
车载电台在放《涛声依旧》,电流杂音里偶尔漏出一两声曦江航运船的汽笛。
陈东莱摇下半边车窗,江北机场的柏油味早被江风刮净,现在灌进来的是老火车站呛人的煤烟,混着沿街叫卖醪糟汤圆的老汉呵出的白气。
他不禁细细思索起来:前世自己紧跟在王藏锋身后,与江自流的交集并不多。对于江自流这位治世长才的印象不是很深。只知道他似乎在九十年代中期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省建设厅厅长,是省里年富力强的中坚干部。
然而运气不佳,由于巴州派的大后台齐建国轰然倒台,陆茫茫也被调到了外省,因此江自流始终找不到再进一步门路,就这么在正厅级的位置上兜兜转转,甚至做过一任平坝州委书记,依旧不得寸进。
直到临退休前,他才被一位年仅五十岁便担任江安省委书记、并在后世名扬天下的改革系大领导看中,提拔为汇川大学党委书记,解决了副部级待遇。才算是功德圆满。
“东莱?陈东莱!怎么这时候神游天外去了?”
江自流透过后视镜,见小秘书双目无神,一整副心神不属的样子,心下不禁有些气恼。“你意下如何?项目有可行性吗?”
车拐进了一个岔路口,街口苏联式钟楼在夜色中只剩个剪影。霓虹灯管拼出的“建设摩托”广告牌忽明忽暗,红光漫进车厢。
老蔡突然急刹——一群穿棉睡衣的女人正横穿马路,她们怀里抱着蜂窝煤,黑脸上两点眼白在车灯里一闪,旋即被巷口的黑暗吞没。
车辆一阵颠簸,这才打断了陈东莱远走的思绪:“市长,对于汇川而言,轻轨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公共交通方式。不论是对市政府、还是对市民,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汇川地质条件特殊,溶洞、暗河和软土地基易引发塌方、渗水等安全隐患,而密集的城区建筑和地下管线又导致拆迁协调困难、工期延长。而且地铁运营也受陡坡弯道限制,列车需更强的爬坡能力,维护成本较高,部分郊区线路还可能因客流量不足而影响经济效益。”
“总体而言,自然条件和技术挑战使重庆地铁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如果使用轻轨的话,不仅投入成本会降低不少,就连运营和维护也更加方便。”
见到陈东莱认真予以回应并说出了理论依据,江自流这才满意:“汇川作为典型的山城,多山地、陡坡和峡谷,施工中需频繁穿山架桥或深挖隧道,绝对会大幅增加技术难度和造价!地铁单公里成本可达平原城市的二到三倍。如果只是建轻轨,建设成本基本与平原城市齐平。”
汇川本就是山地起高楼,城市建设成本高的吓人,不论是道路还是桥梁,建设成本基本都要比一般城市高得多。若非当年三线建设时,国家不计成本在巴蜀地区投资,汇川今天的城市面貌绝对不会像今天这般。
既然提到了资金来源问题,陈东莱心想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把话挑明,于是他果断地开口问道:“如果要把轻轨从江北机场修到江安门广场,大概需要耗费多少预算呢?”
听到这个问题,江自流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和窘迫,他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根据初步估算,每公里的造价大约是五千五百万元左右,而从江北机场到江安门广场的全长大约是三十六公里,总计的造价将会达到将近二十亿。”
说到这里,江自流似乎觉得还不够,他忍不住又对陈东莱补充了一句:“我之前特意去吴淞那边打听过,他们那边的地铁造价是每公里二点五亿。吴淞可是平原城市啊,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较小,但造价都要这么高,汇川这边的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可能一公里四个亿都不一定够。”
这一连串的数字让陈东莱不禁咋舌,二十亿,堪称天文数字也不为过。要知道在1993年,汇川市的财政收入才刚刚勉强突破五十六亿,而且这其中还包含了工资发放、教育医疗支出等各种必要开支,每年真正能够结余下来的资金也不过才两三亿元而已。
如果想要修建这条轻轨,那就意味着市政府需要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至少要攒上七八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凑够这笔巨额资金。
以石梁为例进行对比,由陈东莱规划、石梁建工集团目前正在建设的滨江大道,其规模相当可观。这条大道双向四车道,全长达到了四十二公里,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其耗资也不过才二点五亿元。
这个数字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二点五亿,这点钱只够修建区区五公里的轻轨,或者仅仅一公里的地铁。
陈东莱解开了安全带,直接侧身,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后排的江自流,开口问道:“融资平台呢?可不可以让汇川这边也成立城投公司进行资金操作?”
江自流听到陈东莱的问题后,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摆了摆手,说道:“城投的路子我已经试过了,不管用。市委市政府已经给予了全力支持,各种零碎的地产和矿场都被塞进去了,但两个月时间也只不过收集了四个亿而已。”
江自流对于用城投平台融资、借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套方法已经相当熟稔。在来到汇川工作之后,他仅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说服了市委书记和市长,拉扯出了一家投资公司。然而,尽管他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但面对轻轨项目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城投平台似乎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四个亿的资金确实是杯水车薪。陈东莱思索了一阵,继续问道:“国家拨款呢?我记得西部大开发专项资金可以搞项目配套,能不能找国家计委那边协调一下?”
江自流摇了摇头:“具体的项目和投资都是由中央直接安排好、各大部委遵照执行的。不可能为地方申请的项目拨款。”
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这种行为确实无可厚非:各省市申报的项目鱼龙混杂,谁知道有没有人在其中浑水摸鱼,准备借着中央的拨款捞一笔横财?还是得把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人又讨论了各种融资平台、银行贷款、政策配套资金,却发现似乎手段已经用尽。这下倒是陷入僵局了。
但是陈东莱的办法总是不嫌少。他微微一笑,对江自流说道:
“市长,您听说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吗?”